太清宮又稱夏宮。位於青山村南部,太清灣北岸。它前面是大海,後面是7座山峰。
建於西漢元年(公元前140年),張連福創建了壹座三官廟。兩年後(公元前138年)建殿供奉三清神靈(玉清元石天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命名為太清宮。唐朝時,李哲軒擴建了寺廟,供奉黃三的塑像,命名為黃三寺。五代時,後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劉若卓自學駕虎庵拜老子像。宋太祖劍龍元年(公元960年),劉若卓重修太清宮,建三官殿,重修三皇殿。太清宮規模相當大。丘處機、張三豐等著名道士曾來此打坐。明朝萬歷年間,太清宮道教壹度衰落。弘治寒山僧人趁機毀宮建海印寺,引發僧道官司。萬歷二十八年,道教勝訴,下令毀廟復宮。從此,太清宮地區成為道教的統壹天下。
嶗山的宮殿、寺廟、廟宇中,太清宮最大。占地面積4442平方米,有150多座寺廟和民居,分為三大殿,即三官殿、三清殿和三皇殿,由壹座山門隔開,還有兩個院落,即烈士殿和沈婧殿。太清宮規模僅次於北京白雲寺,被稱為全真道教“天下第二叢林”。
三官殿裏供奉著天、地、水、真武大帝和雷神。廟前有兩株紅白相間的植物,很抗冬。壹株高3.5米,樹圍1.7米,樹冠覆蓋半個院子。花期長達3個多月,如火如荼,蔚為奇觀。“絳雪”這個詞被刻在樹下的石頭上。蒲松齡《聊齋誌異》原以三清寺院內的桐嶺乃冬為猩紅雪的化身,但該植物於1926年枯死,故出於遊客意願,將猩紅雪的名稱移至此處。這棵抗寒樹大約有600歲,是嶗山的瑰寶。
出了三官殿的西便門,過了仙人橋,爬上月亮長廊,就是三清殿。寺內供奉著太清道德佛、上清靈寶佛、余慶元始佛等神靈。東附殿是東華皇帝,西附殿是太後。奉賢橋由著名道士劉若卓命名。三清殿大門外東側有壹棵古榆樹。年代越久遠,是中國同類中最大的。學名糙葉樹,樹高15m,樹幹粗3.7m。老樹幹和樹枝,扭曲傾斜,看起來像壹個水龍頭,所以它被稱為領先榆樹,也被稱為老榆樹國。關於這棵樹有很多傳說。
三清殿西側的壹個小院,名叫關悅殿,是供奉關羽和嶽飛的。寺外下樓梯,是嶗山第壹泉。神水泉西面是三皇殿,供奉伏羲、神農、軒轅大帝。偏殿是祖庚廟。院中有壹株古柏,名為漢柏,寄生著粗壯的淩霄,纏繞在漢柏周圍,直抵樹梢。另外,在柏樹離地面6米的空隙中,生長著壹棵漆樹,形成壹樹三樹,是嶗山的壹大奇觀。三清殿大門外,有壹塊石碑,上面刻著“海印廟遺址”四個字,另有小字“寒山法師於明萬歷十三年在宮前建海印廟,二十八年敕令毀之”。這裏是海印神廟的廢墟,遺跡依稀可見。
三官殿東側有兩個安靜別致的小院落,國子監,因清末日照尹郎若翰林修建而得名。院南壹座二層小樓依山而建,以神龕聞名。
1982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將太清宮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紀念館位於膠州市南關辦事處南三裏河村委會西。1993由市政府投資建設,1994對外開放,1995被青島市委市政府命名為“青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被命名為“青島市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年以來被評為青島市、膠州市“精神文明”單位。為進壹步完善館內設施,自1998起,膠州市市政府持續投入,對紀念館進行綜合改善。紀念館現占地17畝,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隸屬膠州市博物館。2001年9月,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
高紀念館是以收藏高藝術作品、研究高生平和藝術成就、教化民眾(尤其是中小學生)為主要目的的文化教育機構。
高(1683-1749),本名中衛,又名西苑,號南村,號。晚上去扶南。清乾隆二年(丁四),右臂殘疾,故又稱“丁四殘疾人”。高壹生才華橫溢,從未停止過寫作。他以超脫的左手書畫、篆刻、硯理、律詩聞名於藝術界,以清官的高尚品質和對民間疾苦的同情贏得世人的敬仰。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高也是著名的“揚州八怪”之壹。
高紀念館包括故居、陳列室、陵園及幾個附屬部分。故居有南寨、曹純堂、石嶴堂、北堂、竹溪亭、南寨池等。室內展示內容豐富,讓參觀者了解高的家世和修行。共設五個展廳:第壹展廳介紹高生平;第二、三展廳為高藝術成就展;第四和第五展廳是臨時展廳。
陵園內陳列著為高題寫的墓碑,以及刻有高書法作品的碑廊,四周松柏環繞,狀素典雅。附件有《泉亭》(膠州出土的宋代鐵錢,重約16噸,為研究宋代鑄幣和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雕像》、《高輝園》(旅館)、《高社》等。同時還有人工湖、長廊、方亭、假山等。院中奇花異草,曲徑通幽,濃蔭遮蔽,可愛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