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也稱"經瓶",最早出現於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並且出現了許多新品種。近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壹書中詳細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稱由來:"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於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
關於梅瓶的用途,磁州窯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與“醉鄉酒海”的詩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壹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因此,這類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還要註意造型優美。
各朝代梅瓶特點如下:
從器物造型看明代各朝梅瓶的變化特征
如果說宋代梅瓶的造型可以用形制頎長、亭亭玉立,元代可以用形制高大、氣勢雄偉來概括的話,明代梅瓶則不能,其器皿從明初至明末均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詳析如下:
洪武梅瓶的形制在高度上基本承襲元代器皿而來,傳世器皿壹般多高達40厘米左右,較元代的大型器略矮,然洪武梅瓶的細部則較元代有了較為明顯的變化。
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第壹,洪武的梅瓶口多呈微凸的圓唇狀,與元代平沿外折的唇口有別;洪武梅瓶的肩部雖豐,但多作圓弧狀,不如元代的肩部有平坦之感;洪武梅瓶的腹下部內收弧度較元代大,因而腹上部顯得較鼓,瓶脛部基本直下,與元代梅瓶脛部微微外撇的風格不同,在總體特征上雖不如元代的穩分健,但別有壹種秀美的感覺。
第二,洪武朝出現了束腰的梅瓶式樣,此種瓶式底下凹頗深,呈圓弧狀,對明代晚期梅瓶的式樣影響頗大。
永樂梅瓶形制在洪武的基礎上有了壹定的變化,常見的器形主要有三種:壹種制品造型與洪武典型器相類,其高也在40至45厘米之間,但蓋上寶珠鈕端則較洪武的略圓。
另壹種器皿的形制好似將上述梅瓶截去壹部分,因此形制雖相似,但顯得肥胖、寬矮。器皿之高壹般在27至32厘米之間。第三種器皿是從洪武束腰梅瓶發展而來的,但細部已有了明顯的變化,如口已由洪武的唇口變化為外卷的較寬的唇口,頸部更短,肩更豐,頸部弧度對稱,與洪武喇叭形短頸明顯不同,腹下部雖都內收,但永樂的內收部位偏下,外侈的弧度較大,至底呈低臺階狀。
而洪武的下腹部內收部位較高,斜直至底。
宣德梅瓶的造型頗有本朝風格,典型器較洪武、永樂的更高,壹般可達45-55厘米左右,肩腹部圓鼓,頸部增高,唇口外卷,器物下部內收更甚,整個形制雖高大穩健,卻又不失亭亭玉立之感。宣德的束腰梅瓶,亦可高達55厘米左右,頸部增高,肩部不如永樂的寬廣,束脛外侈至底不如永樂的誇張,臺階狀足。
永樂朝出現的形制肥矮的梅瓶在宣德朝繼續流行,然兩者相較之下,宣德的上腹部更豐滿,底徑更大。傳世宣德器中有將此類肥矮的梅瓶與器底相連而成的,帶座瓶雖在元代已經流行,但在器底上相連梅瓶的,則以宣德器為典型。
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梅瓶生產量較大,由於缺少標準器,因此很難將三朝的梅瓶區分開來,但部分器皿則有早晚不同的特征。
從目前已公布的資料看,此三朝的梅瓶式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壹類器皿較矮,其高僅在28厘米左右,唇口凸起,但不外卷,部分器物的短頸恢復了元代微斂的特征。另壹類器皿形制與上述相似,然高度達37厘米左右,器腹或斜直而下,或呈弧線狀內收,時代偏早的肩略鼓,時代略晚的肩圓弧。
天順年間出現了壹種較為特殊的梅瓶式樣,小口,圓唇微凸,頸部較以往的器皿明顯增高,呈內斂管狀,豐肩,下腹部內收頗甚,底部相應變小,與上部小口呼應,十分相稱,其形有高矮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