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問題》,發表於《新潮》第2卷第2期,1919,12。
《我的白話文學研究》,發表於《新潮》第2卷第3期,2月1920。
《從思想改造到社會改造》,發表於《新浪潮》第3卷第1期、第1920期、第10期。
唯我論,發表於《哲學》第2期,8月1921。
《關於中文舊書分類的思考》,署名武婧璇,發表在《圖書館學季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
署名的《周代學術繁榮的原因》被收入《中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1號),由上海人民圖書公司於1927年出版。
《客家研究概論》,署名武婧璇,西山藏書,第壹版,1933 11。
《比較文學概論》第2卷1,中山大學文史學報,6月1935。
《中國四十年創新回顧》,發表於1卷第3期,中山大學文學院語言文學專刊,6月1937。
《老莊與道家》,發表於臺灣省《大陸雜誌》第7卷第4期,8月1953。
《南宋湖南研究與浙江研究》發表於《臺灣省學術季刊》第4卷第2期,1955,65438+2月,後收錄於《宋史研究文集》(第13輯),由國家編譯中心中文叢書編委會出版於1981。
莊子的懷疑思想,發表於臺大文史哲第七期,4月1956。
《莊子道論闡釋》,吳康簽名,第十二屆國際哲學大會論文集,1958。
《陽明學》壹書,中國文化出版社9月出版,1958,收錄於中國哲學史總集(壹)。
明代前半期理學出版於臺灣崔雪,卷1,號1,1958,12。
邵康節的先天易學,發表在《革命思想》第9卷第6期,1960,12。
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人格君子與聖人,刊於臺大省立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叢書4,1961年11月。
墨子哲學思想概要,發表於國立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第五輯,1962 11。
《孔子與春秋》,發表於《孔孟月刊》第2卷第1期,第1963期,9月。
《& lt《白沙研究>:前言,發表於《白沙學刊》(香港白沙文化教育基金會出版),第1期,第1963期,第65438+2月。
《宋明理學概論》,發表於臺灣省《崔雪》第7卷第3期,4月1965。
晚清經學及其代表人物康有為的思想,發表於臺灣省《孔孟學報》,第11期,第1966期。
康有為清末改革經學的思想,發表於《孔孟學報》第12期,第1966期。
《陳白沙論》,發表於臺灣省學苑第2卷第6期,2月1967。
孟子的哲學思想,發表在《孔孟學報》第14期,9月1967。
《荀子的哲學思想》,發表於《孔孟學報》第15期,1968年4月;後由臺灣省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於7月1983出版《儒學研究文集(二)》。
墨子的哲學思想,發表於臺灣省哲學年鑒第5期,196811。
孟子的玄學思想,發表於臺灣省《幼獅研究》第8卷第4期,1969,65438+2月。
荀子論禮樂,載《孔孟學報》第20期,9月1970。
《荀子論王霸》,發表於臺灣省《孔孟學報》第22期,9月號1971。
《周濂的小溪理論研究》發表在向維新、劉福增主編的《中國哲學思想》第四卷,臺灣省慕童出版社出版,1977。
臺灣時代文化出版公司1980出版的《晚清學術界的進化思想》發表於《論近代中國的思想與人物——晚清思想》。
現代作家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論概要》收錄於臺灣省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1月出版的《儒家經典研究文集》。
《詩經大綱》作為朱自清《古詩三註》的附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於1981年出版。
《康生仁的故事》,收錄於夏曉虹編《康有為回憶》(更新版),三聯書店,2009年4月。
宋代書目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