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知識分子組織的“賢信社”
清末庚子之變後,新思潮遍布全國。為了使村民獲得新的知識,適應時代的需要,同盟會會員、留日學生村福清等先進知識分子於清光緒二十壹年(公元1905年)在和順發起並組織了“鹹新聞社”。
購買了壹批新的知識書籍作為公共書籍供俱樂部內外的人閱讀和借閱,這在這個偏遠的小城還是第壹次。民國初年,旅居緬甸的順籍青年村中泰、、賈、李秋農在緬甸瓦城組織了壹個以發展家鄉文化為宗旨的“青年俱樂部”。不久,基督教青年會發展到家鄉後,在1924創辦了“書報社”,從上海等地訂購了壹些書刊雜誌,供鄉親們閱讀。
從上海到雲南邊疆,發送的消息因交通不便已成為史料,於是他們改變了水路到緬甸的運輸路線,再由商隊沿古西南絲綢之路經八莫運到騰沖,最終到達讀者手中。當時學者楊策賢先生為書報題了壹副對聯:
書廣自雲,
李向海外開團報到。
對聯也反映了當時來之不易的書報。即便如此,與從中國走旱路相比,也要花壹半以上的時間。書報的創辦,頗得老鄉贊賞。1925年,“基督教青年會”改組為“崇信會”。隨著會員數量的不斷增加,社會影響和作用與日俱增,書報已不能滿足讀者的要求。1928年,崇信會將書報館擴建為圖書館,以舊賢信社為址。
壹經國內外宣傳,捐贈圖書資料達到高潮。現在有壹些珍貴的古今大型書籍,如《二十四史·五應堂藏寶》、《雲南通誌》、《九通全書》、《續藏經》、《四系》、《萬友圖書館》、《漢書》等。有壹種遺囑捐贈,父子同時捐贈,兄弟捐贈,夫婦共同捐贈。劇情很感人。1938在博物館建館10周年之際,在舊址重建了壹座規模更大的中西閣,壹座南北向的兩層木質建築,前面延伸出兩座半六角形的亭子,被認為是當時最獨特新穎的建築形式。房子前面是壹個寬敞的花園。園外建有三孔平頂牌坊,其額嵌有李世曾《文化之天津》壹書的石刻,主牌坊頭懸有胡適書《和順圖書室》的木匾。古老的拱形大門被用作大門。
1994年,和順圖書館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和順圖書館舊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在博物館成立七十周年之際,在省縣兩級領導的支持下,在海外華僑和赴臺旅遊人士的大力捐助下,建成了壹座全鋼仿古二層小樓,裏面藏著博物館歷年來收藏的善本和地方文獻,成為名副其實的“寶庫”。“寶庫”的藝術設計既不失古典韻味,又具有時代色彩,給許多參觀者壹種精神享受。
如今,和順圖書館還增設了電子閱覽室,受到了很多中年人和學生的關註。電腦閱讀激發了他們對外面新鮮事物的熱情,這座“中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開始步入高科技信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