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人都是有“名”沒有“字”,所以我們說“名”,通常指的只是人名,或者名字。但在古代,大多數人,尤其是官員和知識分子,都是既有“名”又有“字”的,有些名和字除此之外還有“數”。
(1)什麽是名和字?
所謂“名”,就是社會中個體的專用名稱,也就是社會中個體所使用的符號。“子”往往是壹個名稱的解釋和補充,也稱“表意文字”。《禮記·談弓》雲:“幼名,冠字。”《蜀》雲:“三月生,加名,故有幼名。等妳二十歲了,又叫不出名字了,就在妳的皇冠上加字。”又《李逸·關石·李》:“如果妳加冕,妳應該尊重它的名字。妳父親以前叫他的名字,別人也叫他的名字。”因此,這個名字是從小起的,供長輩們稱呼。男人到了20歲就要舉行加冕儀式,這預示著他要當官了,要步入社會了。女人長大了,就要離開娘家,答應嫁人。不準結婚的叫“衛子”或“戴子”。十五歲結婚,也要拿話給朋友打電話:
在古代,早期人物的名字壹般比較簡單,如孔嘉、桂露、外丙、永濟、盤庚、武丁、肖鑫等。,都是幹部起的名字,可能和當時人們重視時間的觀念有關。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語言的發展,意識的加強,人的名字越來越復雜,給人取名就成了壹門學問。起名字的時候要仔細考慮它的內涵,反復思考。《左傳·桓公六年》記載了春秋時期命名的五大原則:“有五名,信、義、象、偽、類。”這是魯國大夫沈儒在回答桓公的名字問題時提出來的,意思是要根據他的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表誌、褒德、寄托父母期望等方面來命名。並提出七不:“不以國、官、山川、隱疾、動物、錢幣命名。”
強調意義和內涵的古代命名慣例延續至今已有數千年。對於出生的男孩和女孩,因為他們的生理。性格和職業不壹樣,所以名字也不壹樣。對男人來說,詞是威武勇敢,堅強剛毅,對女人來說,詞是賢惠,華麗,美麗。
此外,命名也體現了時代特征。上面說的夏商代喜歡用幹支的名字作為典型。後來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官員富裕家庭多以忠、孝、忠、壽、健、升、富命名,所以有很多人以仁、義、禮、智、信、樂、德、壽延、升、繼祖、榮祖、續等命名。老百姓也想過上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孫,上學讀書,所以有很多名字叫傅貴、德福、金彩、誌學、平安、長順、滿倉、滿屯、寶城、金鎖、栓柱。
新中國成立後,出現了很多新的名稱,如建國、援朝、保家、擁軍、建軍、擁越、留蘇、衛東、宏偉、文革、學工科、支農等。
開放以來,采用外國名字的現象又有所擡頭,這是不可取的,不應該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