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黑龍江省雞西市虎頭鎮居民發現兩枚炮彈:每枚重約400斤,長135厘米,直徑40厘米,是15年來侵華日軍留下的最大炮彈。炮彈引信火藥完整,有爆炸危險。目前已轉移至安全區域。這是什麽貝殼?是侵華日軍留下的炮彈嗎?
經專家分析,明顯是日本人留下的彈殼,但模型相當罕見。從新聞報道中,我們可以讀到幾個關鍵信息。壹是在黑龍江省雞西市虎頭鎮發現的炮彈。
其次,彈藥很可能是侵華日軍留下的,重400斤,或者說200斤,總長135厘米,直徑40厘米。有了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對彈藥的來源做壹個簡單的猜測,至少可以排除壹些型號。
可以確定,這兩顆彈殼就是侵華日軍留下的罪證。那麽侵華日軍可能會裝備哪些400 mm火炮呢?縱觀侵華日軍的裝備序列,至少可以找到三種發射400毫米炮彈的火炮:炮塔式45倍口徑40毫米加農炮、試制的41毫米榴彈炮和四式40毫米木架註彈炮。
炮塔式45倍口徑40毫米機關炮屬於“廢物利用”項目,原本打算安裝在舊日本海軍的加賀級戰列艦和天成級巡邏艦上。但隨著海軍條約的簽訂,天成和加賀級成為了廢棄艦。經過幾輪調價還價,老日本陸海軍最終決定,老海軍免費贈送4座炮塔和400發炮彈給老陸軍。
其中,戰列艦土佐號的2號炮塔安裝在南朝鮮釜山要塞的張子棟炮塔上,這也是距離中國最近的炮塔式火炮,口徑45倍,40毫米。
試制的41%榴彈炮是舊日軍在20世紀20年代初計劃裝備的要塞炮。1926試制的41%榴蓮在福福金娃炮兵試驗場進行測試。
九壹八事變,日本侵略東北,蘇聯加強遠東軍事力量。舊日軍認為,如果蘇聯與日本開戰,就必須摧毀烏蘇裏江上的伊曼河鐵路橋(伊曼現在的名字是達林內列琴斯克),切斷西伯利亞鐵路。
於是從1933開始,關東軍綁架了大量中國勞工在黑龍江雞西市虎林市虎頭鎮修建著名的虎頭要塞(修建完成後,在工程中僥幸沒有被虐死的中國勞工被日軍誘騙到虎山腳下的虎谷屠殺,只有少數人幸存),以及舊日軍射程最遠的壹門試制41厘米榴彈炮和壹門90式20毫米火車炮
1942年5月,試制的41毫米榴彈炮列裝。此時已被最厚處達6米的鋼筋混凝土覆蓋射擊工事保護。蘇聯對日宣戰後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9日12時1945分,試制的41毫米榴彈炮向伊曼河鐵路橋開火。到19年8月,試制的41毫米榴彈炮炮管爆裂,失去戰鬥力。虎頭堡守軍被蘇軍全殲,試制的41毫米榴彈炮成為蘇軍戰利品。
考慮到虎頭要塞的位置,居民發現的炮彈幾乎可以確認是壹門41厘米榴彈炮的炮彈。根據舊日軍的記錄,自8月9日以來,試制的41毫米榴彈炮共發射了100余發炮彈(其他說法為74發),與虎頭要塞的彈藥儲備量相比,是9牛壹發。
但也有人提出,除了41毫米榴彈炮的試制,還有壹個可能的“疑點”,就是40毫米木炮的試制。所謂的噴射炮,其實是舊日本陸海軍在戰敗前發射的壹系列帶有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武器。
但根據資料顯示,四式噴射榴彈總長度為1.874mm,榴彈底部有壹個圓柱形突起,以容納擊發裝置和射程控制裝置。但新聞圖片中的子彈有彈力帶留下的凹槽,手榴彈底部是平的,與2009年中日兩國視察虎頭堡時拍到的手榴彈比較接近,所以估計應該是榴彈炮外殼,而不是這種奇怪的木質火箭筒的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