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喜歡觀察花草樹木如何生長,鳥類、動物、魚類和昆蟲如何生活。有時,他爬上樹看鳥兒孵蛋;有時候,他會去河邊釣魚,把魚帶回家放在魚缸裏觀察。蝴蝶和蜻蜓,他收集它們作為標本。
達爾文休息的時候喜歡在樹林裏散步。他壹邊呼吸著新鮮空氣,壹邊仔細觀察著樹林裏的東西。壹根草的變化,壹只蟲子的蠕動,都能引起他極大的興趣。
有壹次,達爾文看到樹上有幾只鳥,停下來仔細看了看。為了不打擾他們,他在樹下壹動不動地站了很久
結果壹只小松鼠以為他是木樁,順著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1828年的壹天,達爾文在倫敦郊外森林裏的壹棵老樹旁徘徊。突然,他發現有蟲子在快要脫落的樹皮下爬行。他迅速剝開樹皮,發現有兩只奇怪的甲蟲爬了出來。達爾文立即把它們抓在手裏,興奮地觀察它們。就在這時,另壹只甲蟲從樹皮裏跳了出來。猝不及防的他趕緊把手中的壹只甲蟲塞進嘴裏,伸手抓住了第三只甲蟲。看著這只奇怪的甲蟲,達爾文真是愛不釋手,全神貫註地觀察著手中的甲蟲。誰知,他嘴裏的甲蟲受不了了,於是釋放出辛辣的毒液,讓達爾文的舌頭麻木而疼痛。後來,人們把達爾文最先發現的這種甲蟲命名為“達爾文”。
在長期的科學研究中,達爾文觀察了許多動植物,積累了大量的第壹手資料,為進化論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1831年,達爾文參加了壹次為期五年的環球探險。達爾文歸來後,大膽提出了“物種漸變”假說,拋棄了不變物種的說教,發表了劃時代的巨著——1859年的《物種起源》。
[數據庫]
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創始人。他出版了《物種起源》,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創論和物種不變性。除了生物學,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和哲學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恩格斯把“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壹(另外兩個是細胞學說和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