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原石拓本已不足全套:
“《大觀》原本······傳至今日僅存王弇州本卷二、四、五在故宮,翁方綱本卷六殘本在南京大學,張簡盦本卷七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此外故宮尚有卷二、四、六、八、十(中四、六卷殘泐甚)。”(《帖學舉要》) 1.明·王弇州本(臨川李氏本)
此本為明代王世貞(弇州山人)之物,後經華夏、董其昌、梁清標等人遞藏,清代歸大收藏家臨川李宗瀚(春湖),故又稱“臨川李氏本”。
內容:
第壹冊為《大觀帖》卷二,存二十四開半;
第二冊為《大觀帖》卷四,存十四開半;
第三冊為《大觀帖》卷五,存十六開半。
描述:
三卷皆有缺失。此本為麻紙淡墨擦拓,頗類“蟬翼”,字門清晰雅潔,有“輕煙籠月”之美。
裱本三冊合裝壹函,每冊均為紅木面。上刻翁方綱隸書題簽,署“春湖藏”上款。又有王世貞、華夏、翁方綱、李宗瀚、陳子受等人的鑒藏印,如“華夏”、“伯雅”、“孫氏叔夔”、“翁方綱”、“宗瀚”等110余方,承傳有緒。每冊上更有清代帖學大師翁方綱的考據性長跋多段,極具學術價值,已全部錄入容庚《叢帖目》中。
2.清·楊氏本
這壹套《大觀帖》殘本為清代聊城人楊協卿舊藏,大收藏家崇恩為題卷首曰:“宋拓太清樓帖殘本真跡,東郡暢氏家藏希世墨寶。”並加跋雲:“第二、四、六、八、十,計五卷、百四十七紙、五百三十六行,***裝三冊。生動腴潤,宛與手寫無異。”故世稱為“楊氏本”。
內容:
第壹冊為卷二(存十三開半)和卷四(存十開);
第二冊為卷八(存十四開)和卷六(存三開半);
第三冊為卷十(存十三開)。
描述:
此本為白麻紙,剪方裝。濃墨擦拓,墨色烏黑,均勻潤澤,字口堅實厚重,筆畫鋒鎩畢現,立體感很強,為宋拓的又壹風格。
裱本三巨冊,錦面鑲檀邊,祁寓藻行書題簽。三冊上鈐有趙孟頫、鮮於樞、範大澈、沈鳳舉、楊協卿、吳乃琛等人的鑒藏如“迪誌堂印”、“大雅”、“範大澈圖書印”等印300余方,並綴有崇恩、王拯、楊紹和、孫毓汶等人的題跋。張彥生《善本碑帖錄》曾著錄此本,並發表局部照片五張。 固始張簡盦藏第七卷壹冊,第壹、三、九卷則已無留存。已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