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
奇石,指天然形成的形狀不壹般的石頭,其材質、造型、色彩及花紋不同尋常,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或審美習性,可供觀賞收藏把玩,如中國四大奇石:《東坡肉形石》、《歲月》、《中華神鷹》、《小雞出殼》。
奇石在我國歷史上又稱為怪石、象形石、雅石、供石、案石、幾石、玩石、巧石、醜石、趣石、珍石、異石、孤賞石等,我國臺灣及港澳稱謂雅石,日本稱水石,在韓國稱壽石。從廣義上來講,凡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自然石均可稱為奇石。
形態特征
奇、異也,有別於壹般者為“奇”壹般泛指經過天然形成的,大自然雕琢、洗煉的,石形獨特,石色鮮艷,石質細膩,紋理圖案優美,具有壹定觀賞性以及收藏價值、經濟價值、美學價值極高的石品,都可稱為奇石,“奇”也指石品上的造型及圖案奇特。
奇石的最大特征在於:奇石不僅需要具備天然性,還要具備自然性,簡單的說,就是石頭未經過任何人工雕琢,修飾或人為加工合成。
投資價值
“奇石作為壹種自然物質,自身具有何種價值,取決於特定時期特定人群的價值取向。
奇石奇在每壹件都是絕無僅有,它集天然性、唯壹性、稀缺性、藝術性、不可再造性於壹體,世界上其它任何物品都很難同時達到以上條件。
“精品奇石是不可再生性資源,受產地和存世量的局限,有枯竭客觀性存在,所以價值只會上升不會下降。再加之賞石可以反復消費而沒有損耗,隨著時間推移更能增值,可以代代相傳,分享千年”。
此外,奇石所代表的精品傳統文化在壹定程度上體現收藏者高品位的層次、涵養和格調,因此被許多成功人士所青睞,進而推動了奇石價格的上漲。
如今,正值國泰民安太平盛世,賞石藏石之風日盛,勢不可擋。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成熟和完善,賞石、藏石已完全走出了深閨,越來越顯現其投資增值的巨大潛力。那麽,哪些石頭可稱之為觀賞石,而且有收藏價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了解我國的賞石資源和分布情況。據最新統計,目前我國已註明產地及石種的觀賞石有九十五種,可分為象形石、紋理石、清供石、生物化石、礦物晶體、工藝石等六個大類。其中象形石、紋理石、清供石三類涵蓋了絕大部分石種。如靈璧石、戈壁石、太湖石、昆石、英石、臘石、巴靈石、武陵石、雪花石、大化石、彩陶石、龜甲石、木紋石、九龍壁、貴州青、嶗山綠石、棲霞石、雨花石等等。生物化石類是指:動、植物化石。礦物晶體類是指:綠松石、孔雀石、水晶、螢石等。工藝石類如:大理石、草花石、菊花石、牡丹石等等。那麽如此之多的觀賞石,哪些是我們收藏的目標呢?這個就要因人而宜或因地而宜。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在紛繁眾多的觀賞石面前,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經濟能力,適合自己的鑒賞喜好,適合自己的價值判斷的觀賞石來收藏。對壹般收藏者來說,除了幾種極其稀有的如田黃石、雞血石、和田玉石等外,絕大部分觀賞石的收藏是在公平的起跑線上。因為觀賞石收藏及其價值取向,不僅僅是壹般意義上的欣賞價值,而是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價值內涵。因此,觀賞石收藏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觀賞價值,同時其文化價值和發現的價值更是難以估量的。這也是觀賞石之所以引人入勝的關鍵所在。
奇石造假幾種方法:
上述觀賞石的十條鑒識評判標準,也是造假者刻意模仿追逐的目標。造假者往往在平淡無奇的或有缺陷的石塊上,用現代加工工具,采用各種手段,對其進行人工處理,使其身價倍增。下面我來談談偽石、假形石的壹般鑒識技巧,供石友們***同探討。
造偽者往往通過劈、斬、摳、挖、填、挫、雕、磨、爛、摸壓、增退色、註膠等壹系列的手法,來制造觀賞石,使其形成規模生產,創造利潤。
奇石分享
群魚歸海
尺寸:
大(紅白)11*6.5*2.5
中(黃白)9*4.3*2.5
小(青灰)5.5*3.5*2.3
石種:風礪石
點評:三枚風礪石,經大自然鬼斧神工億萬年造化,酷似三條美魚,細賞:小魚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美不勝收,實屬罕見。擁有此石好運連連,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神韻美
除了具有表象美之外,即所表現的各類景與物的客觀形象形態,還具有形態之中的神韻美,神韻是無形的,是通過人的大腦思維想象,情感的領悟等壹系列的心理活動,而顯現出來的某種情意與事物的意象,此意象就是在形象的基礎上感悟出神韻。"形"是神的外殼,"神"是"形"的內核,形與神是不可分割的統壹體,在奇石的品種中,具有萬物形態,形態中又蘊藏著幻化的神韻,這些石品都具備了形神兼備、回味無窮的神韻之美,進而更體現了意境美,"意"是情之意,"境"是心之境。神韻美的奇石情景交融,最具有藝術生命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