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天性中,自古以來就有追求美的女人,幾千年來都沒有改變。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對美的認知也在悄然改變。而壹百年前女性的美是什麽?當時男性對女性美貌的認知,除了外貌,還對女性的腳產生了興趣,這就催生了千百年來有腳女性的悲慘命運。如今,成都有壹座博物館,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雙小鞋,記錄著那個年代女人和腳的悲傷故事。生小腳女的背景是古代交通和信息不發達,當時女性地位低下,導致纏足的陋習,這是古代男權社會對女性的畸形審美。現實中,我見過外婆裹著小腳。她說,那時候,女孩子四五歲就開始裹腳了。因為怕疼,孩子沒裹好就哭,別人裹好了。家裏大人威脅說不裹就不能結婚,孩子哭了也沒關系,非要裹。奶奶回憶說,小孩子纏足都是在奶奶的幫助下完成的。首先拿壹塊白布,在腳上繞幾圈。越纏越緊,纏到骨頭定型成人,才可以脫下來。剛裹上的時候,因為不適應,哭著睡不好,但又不得不忍著。包腳壹般要三四年才能“定型”,有的人運氣不好。腳不好看的還得終身裹布,太痛苦了。什麽是完美的腳?包腳時,要求包腳至彎曲。腳不宜超過三寸,9厘米左右為完美,故稱“三寸金蓮”。這有兩個目的。第壹,迎合了男權社會的畸形審美觀。在古代很長壹段時間裏,女人的美麗不僅僅取決於她的外貌和身材,還取決於她的雙腳。“三寸金蓮”是美人的標準腳,四寸是“銀蓮”,四寸以上叫“鐵蓮”。鐵蓮花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醜女,很難結婚。第二個目的是限制女性外出,不能出遠門。因為腳心小,不能走太快,時間長了容易疼,讓女性不能出去亂跑,可以安心在家,讓在外打拼的男性放心。在古代,壹個大家庭有壹個花園和假山。假山除了用來觀賞之外,還有壹個目的,就是讓家裏這些“三寸金蓮”的女人站在假山上看看外面的世界,讓她們在家裏不會太無聊。這期間,纏足也經歷了波折。在清朝,滿族統治者認為這是壹種庸俗的習俗,禁止婦女纏足。順治元年(1644),孝莊皇後下令,凡帶纏足婦女入宮者,壹律斬首。康熙七年(1668),再次禁止,纏足之風興起。不僅漢族婦女纏足,許多滿族婦女也紛紛效仿。直到太平天國建立,才頒布了纏足的禁令。在中國,這種陋習始於北宋,跨越數千年。然而,皇宮的高墻和痛苦並沒有阻擋女性對美的愛戀。我們來看看中國古代小腳女人做的小鞋。在不同的場合穿不同的鞋子是很有講究的。按照現在的審美,也很時尚,散發著智慧。第壹,婚鞋。婚鞋是婚禮用鞋,也叫上廳、塔廳鞋,是新娘結婚時穿的。上面繡著精致的鳳凰和牡丹。如果政府官員的女兒結婚,鞋面上繡龍鳳。第二,鞋子的丟失。這種鞋以純白或深色為主,上面沒有花紋和刺繡。喪鞋也分年。沒有圖案的在葬禮後的第壹年穿。第二年可以在上面繡幾個圖案,第三年可以比第二年多幾個圖案。第三,長壽鞋。壽鞋是死時穿的。這樣的鞋子底部繡有蓮花圖案,寓意“壹步壹步踩在蓮花上”。第四,皮鞋。皮鞋不僅現代有,古代也有。是壹種緊跟時代潮流的鞋子。展廳裏的這雙“三寸金蓮”腳鞋,皮質看起來很不錯,雖然歷經數百年依然熠熠生輝,只是鞋頭有點破損。第五,雨靴。下雨的時候,小腳女也有雨靴。有人會質疑鞋跟不高怎麽防水,答案在底部。這種鞋底大部分是用皮革或者木頭做的,這樣可以防止水弄濕鞋底;然後鞋面抹上桐油,可以起到防腐防潮的作用。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第六,在家穿的鞋。很多人都很好奇,古代小腳女人在家壹般穿什麽鞋?這個“三寸金蓮”博物館裏也找到了答案。在我國各地,每個地方的鞋子都不壹樣。安徽的鞋子簡單大方。除了表面的刺繡,就連鞋面和鞋底都有漂亮的花朵圖案。山東女人的小腳鞋是最漂亮最有異國情調的,很像我們現在穿的靴子。它們顏色大膽,采用除紅色以外的其他亮色。山西的鞋就像我們現在穿的高跟鞋。它們由葫蘆底和象鼻制成,非常現代和時尚。“壹雙小腳,壹壇子眼淚”,在這三千多雙小腳鞋的背後,壹針壹線,展現著中國女性美麗而又極具天賦的智慧。如今,在中國約6543.8+0.4億人口中,還健在的纏足婦女已所剩無幾。據說雲南省有壹個村子,如今人數最多,還活著20多個小腳女人。據說因為村子偏僻,1928年中國禁止纏足的時候,她們還是裹著的。妳見過這樣小腳的女人嗎?妳身邊還有這樣壹個小腳老頭嗎?這裏是故事520的原創圖文,嚴禁轉載和盜圖!
上一篇:大爺撿奇石供倆孫讀完大學,妳跟妳的爺爺有什麽感人的事情?下一篇:如何挑選合適的紅酒杯 什麽樣的紅酒是質量好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