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壹名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壹組圖片,照片中的小女孩和媽媽壹起搭乘地鐵,因為座位不夠的緣故,無奈之下媽媽只好將小女孩抱在自己的懷裏。本來這壹路上是極其枯燥乏味的,但沒想到的是,此時壹個年輕黑人坐到了母女倆的旁邊。由於小女孩平日裏看到的人種大多為黃種人和白種人,所以第壹次近距離看到黑種人的她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並不斷地用探究的眼神上上下下地“掃描”這個年輕黑人,壹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而年輕黑人察覺到小女孩探究的目光之後,便十分友好和自然地跟小女孩打招呼。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小女孩居然這麽怕生!不但沒有回應自己,而且還怯生生地低下了頭,這讓場面壹度陷入尷尬。後來,兩人便靜默無言地對視了壹路,臨下地鐵的時候也沒有說過壹句話……
網友A:小女孩內心os:我們之間有了互道妳好卻不說話的默契……
網友B:應該不是家教問題吧,壹般的小孩子第壹次看到黑人可能都會覺得有些害怕。
網友C:有壹說壹,這小女孩真的太怕生了,感覺這樣子做很沒有禮貌哦。
其實,小孩子怕生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但倘若孩子過於怕生,那麽在面對許多場合的時候,都會將氣氛搞得很尷尬,也會讓父母覺得有失顏面。
有的家長在多次看到自家孩子見到陌生人怕生的情形之後,為了打圓場,都會在他人面前給和孩子貼上“內向”的標簽,以此來化解尷尬。
但家長殊不知的是,這樣的做法於孩子的個人發展而言,是極其不利的。因為這種做法無疑會讓孩子產生壹種心理暗示:“我就是壹個內向的人”,長此以往,孩子永遠也無法跳脫出自己的舒適圈,而且還會變得越來越怕生。
如果孩子真的怕生怕到無法與人正常交流,那麽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個人習性,然後在無意之間給孩子制造話題。
例如,家長可以嘗試用拋出多個問題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回答,只要能讓孩子開口說第壹句話,那麽孩子就能夠建立起自信心,最後成功做到與陌生人自然而流暢地溝通。
當然,每個孩子都有獨屬於自己的社交方式,有的孩子比較自來熟,有的孩子則比較慢熱,我們雖然無法評判哪種孩子在社交場合會更加受歡迎,但可以肯定的壹點就是,過於內向、過於怕生的孩子是無法建立起良好的人脈關系的。因此,家長們壹定要重視起來,並耐心地去引導孩子,讓孩子變得漸漸膽大起來,才能夠真正解決孩子怕生這個“老大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