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玉米的收藏還在玉米的產量和行情上,但今年玉米的整體表現顯示,玉米今年迎來了“四漲”。
1.上市前,玉米價格上漲。
這對玉米市場來說是最大的利好,因為沒有什麽比玉米現貨價格的上漲更讓市場興奮了。
受遼寧和吉林部分地區玉米延遲上市影響,東北玉米看漲情緒越來越高。
另外,目前玉米青黃不接,企業庫存不斷消耗,所以現貨市場東北玉米也迎來了上漲。
山東玉米雖然仍根據到車數量有所波動,但與8月份的深跌相比已有明顯好轉。
隨著新玉米上市越來越近,新老玉米的價格會逐漸交接。顯然,現貨玉米價格的上漲將有助於推動新季玉米的價格。
2.玉米秤的價格上漲了。
今年新季玉米的開秤價格被廣泛收集,因為開秤價格往往是新季玉米走勢的基礎。
目前黃淮部分地區零星玉米已經上市,價格比去年上漲200元/噸左右。
這主要是因為今年的種植成本明顯高於去年,從而推動玉米市場走高。
開秤價格的上漲無疑對玉米市場更有利,這意味著各地玉米開秤價格可能上漲,為玉米整體走勢打下良好基礎。
3.進口玉米的成本上漲了。
俄烏沖突爆發後,國際糧價再度上漲。
雖然6月份以來國際糧價全面下跌,但仍遠高於去年同期,玉米價格仍高於同期。
聯合國糧農組織不久前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雖然全球糧食價格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下跌,但糧食價格指數跌幅明顯收窄,僅為1.4%。
其中,玉米價格呈小幅上漲趨勢,漲幅為1.5%。
主要原因是由於天氣炎熱,歐盟和美國的玉米產量前景下降,而烏克蘭的糧食出口已經恢復,但由於地理沖突,新季玉米的產量不容樂觀。
作為中國進口玉米的主要來源國,美國和烏克蘭的玉米產量預計將下降。美國玉米產量預計減少5%左右,烏克蘭預計減少15%。
然而,今年與中國簽署協議的巴西玉米產量尚未確定。
這使得我國進口玉米的成本仍然很高,比如美國玉米的進口成本仍然集中在2800~3000元/噸的歷史高位區域。
我國每年約10%的玉米缺口依賴進口,而進口玉米成本居高不下,優勢明顯降低,進壹步利好國內玉米市場。
4、玉米期貨價格上漲。
2004年,玉米期貨品種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這是中國期貨市場1998清理整頓以來,玉米期貨的再次推出。目前玉米期貨也是國內最大的現貨農產品期貨品種。
期貨是對未來現貨市場的預期。自8月底玉米減產、延遲上市預期不斷增強以來,玉米期貨市場出現明顯反彈。目前已經回到2800的位置,還有上行的動力。
這也反映出市場對新季玉米的走勢持樂觀態度。
在這些上漲因素的推動下,今年的玉米市場相對樂觀,但這種樂觀與前兩年明顯不同。
前兩年的樂觀是,隨著市場需求激增,玉米價格大幅上漲,呈現牛市。
今年的樂觀更多的表現在玉米價格重心的上移,而不是玉米價格的暴漲。因此,對於玉米接下來的走勢,不能盲目樂觀,仍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