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的香煙都用塑料蓋包著。真煙的塑料蓋看起來非常光滑堅硬,包裝緊密無縫,用力壹碰不會起皺。對於硬包裝的香煙。
(2)至於軟包裝香煙,由於整體較軟,包裝不可能嚴密封閉和縫合,但我們可以再觀察壹下塑料蓋。如果蓋子太軟,用力壹碰就皺得很厲害,可能是假煙。
2.看外包裝
(1)真煙包裝的印刷肉眼看起來很工整,字體色彩飽滿。香煙外盒鋼印深而自然,而假煙壹般字體顏色較淺,鋼印較淺。
(2)以黃鶴樓為例,假煙的中文字體比真煙略細零點幾毫米,根本沒有鋼印。煙盒底部的防偽貼上沒有明顯的水印標記,在陽光下仔細觀察也看不清楚中文圖案的防偽標記。
3.聞到煙味
(1)打開包裝,拿出壹根煙,放在鼻子前猛聞,因為煙草壹般是先炒的,每根煙都會有煙草味。但是因為假煙以次充好,省略了很多步驟,香煙本身也不會有煙草的味道。
(2)比如買20元以上的煙,煙味會更濃。如果發現香煙沒有味道,有兩種情況。壹種是老煙,放太久,香氣揮發,壹種是假煙。
擴展數據
準備
1,“中華”香煙原配方使用的美國煙葉比例比較大,而且這些都是過去進口的老煙。當時已經無法繼續進口美國煙葉(新中國成立),所以庫存在減少,如何繼續生產成為最重要、最迫切的問題。顯然,用國產煙葉替代進口煙葉是唯壹的出路。
2.為此,我們進壹步研究了各種進口煙葉的香氣特征,並與國內各種地方等級煙葉的香氣質量進行了比較。認為進口煙葉有壹部分是香型的,這種煙葉基本可以用當時的壹級許昌陳年煙葉替代,貨源充足,問題不大;另壹種香屬於清香型,部分雲南煙葉與之類似,可以部分替代。
3.此外,福建永定新開發的烤煙還有另壹種特色香型,河南鄧縣(當時叫鄧康)的烤煙也有獨特的香型。問題是數量有限,只能少量使用。當時山東、貴州的壹些烤煙,數量豐富,雖然香味不突出,但起到了協調煙草香味的作用。
4.通過利用這些煙葉的適當勾兌,結合選葉、去梗、人工發酵處理等技術措施,逐步減少了美國煙葉的消耗量,“中華牌”卷煙壹度完全由國產煙葉生產,解決了原料供應問題。
5.需要說明的是,生產“中華”香煙在當時是壹項政治任務,公司領導非常重視。1954期間,食品工業部派出工作組赴上海檢查中華牌卷煙質量,規定中華牌卷煙配方如有較大變動,必須經部批準,並在原料供應上給予大力政策支持。
6.雖然“中華”牌香煙的產量不大,但SICC及其制造商壹直在不斷努力提高質量,並把它作為壹項政治任務,其政治意義不可低估。
原料
1,高檔煙葉選用中國原料的比例不大,當年只有10%左右,要提供的數量很大。記得1980年煙葉減產,壹級煙供不應求。7包壹級煙葉轉運至山東臨沂開封煙廠。省公司知道後,指示必須收回並轉運到上海,否則停止向開封的所有運輸,開封煙廠不得不壹車不到將七包煙葉運到上海,可見壹級煙葉轉運到上海保證中國煙葉生產的嚴肅性。
2.“中華”香煙生產最大的問題是原料。生產之初用的原料都是進口煙葉,後來換成了國產煙葉,質量不夠好。65438-0954,輕工業部食品工業管理局派工作組到煙廠調查“中華”牌香煙的質量。在國產煙葉替代品的研究和試制中,采用了許昌、山東、福建、貴州等煙葉(選自壹、二級煙葉)。
3.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央規定上述地區的壹級、二級煙葉全部調入上海,以保證“中華”香煙的生產。同時規定“中華”煙草的配方由食品工業管理局管理,配方結構的調整必須經過批準。
4.“中華”香煙由於原料量少,到80年代,年產量壹般為幾千箱,不超過壹萬箱(視原料量而定)。大躍進時代,原料匱乏,國內陳年煙葉供不應求,於是采用了人工發酵煙葉的技術,同時開始了人工摘葉(摘葉)。
5.“文革”前,煙葉由中央政府分配。“文革”期間,原料供應困難。“中華”牌香煙每年都有生產,但數量很少。“文革”後,壹些進口煙葉(美國、泰國、津巴布韋等。)開始少量使用,但每年都要向中央政府申請外匯額度。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中國香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