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暢淋漓的線條,彩霞般絢爛的色彩,凹凸的手感,巧妙的窯變,笨拙的氣質...在眾多景德鎮名瓷中,高溫琉璃不可復制的大氣之美、質感之美、意境之美,使其成為2019年國內外收藏家最看好的藝術藏品之壹。
東裏山房高溫琉璃藝術的手繪寫意,壹經制作就引起了市場的關註。為什麽?這與創作者不是普通的工匠,而是知名藝術家有關。
張,北京大學書法大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學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著名畫家、評論家。2015張先生主持甘肅電視臺《當代著名畫家訪談》,2016主持現場采風,被譽為最專業最有深度的書畫欄目。其散文專著《拒絕圓滑》獲得新華網、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聯合主辦的“2013中國影響力圖書”110圖書獎。他的書畫作品在多年前就得到了業界和專家的認可。
梅默生曾這樣評價他:“張先生多年來壹直以詩書畫全方位的實踐探索傳統藝術的真諦。他在理論修養上肯定了實踐創作的水平,在平淡的生活中有著新穎的理解,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我相信他以後會有更高的境界拓展。”
中國書法協會草書委員會副主任說:“張的書畫如人,沈甸甸的,樸實無華,充滿浪漫與激情。”
近年來,張致力於高溫琉璃茶具的創作,將中國大寫意與景德鎮高溫琉璃瓷器工藝相結合。由於他在書畫方面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性格淳樸而深刻,所以他的作品也是有文人骨氣的作品。
我舉個例子來欣賞壹下東裏山房的高溫,茶具,琉璃。
“龍頭鳳壺”的“鳳壺”。
這個壺給人的第壹印象是意境之美。以葫蘆為題材,采用寫意畫法,用釉流和窯變來增強寫意葫蘆的運動和色彩質感。
首先,“龍頭鳳尾壺”的整體色調突出紅黃兩色,給人以熱烈奔放、華麗溫馨的感覺。
其次,壺的壺蓋、壺嘴、提手都很巧妙,很巧妙。
傳統意義上的手繪壺,除了壺身,壺蓋、壺嘴、提手上的藝術處理都是空白。這種壺的壺蓋上有從壺身自由舞動的大寫意線條,使壺蓋與壺身連成壹體,成為絕妙的搭配。
藝術家還充分利用壺嘴兩側,外壺嘴與右手壺身同構圖握壺,延伸了壺身的藝術表現面積,提高了整體感和視覺沖擊力。
在內壺嘴處,壹個帶有金屬銹斑的大“色塊”被漆成深藍色,與內壺體整體的白色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形成了美麗的對比。
特別是壺把的藝術處理:有灑脫的黑線,有橘色的‘三杠’,整體深藍色調帶金屬銹斑,自然古雅而不失美感,使鳳尾煥發深藍之光,紅、黃、鳳更加生動迷人。形成整個美術作品的“點睛之筆”。
最後,壺內“拙美”二字的藝術內涵,是希望捧壺者自省,也是藝術創作者的審美訴求——表面浮著太多美麗的、漂亮的、精致的“小美人”,脂粉滿滿,眉來眼去,諂媚寵寵寵。但是,那種拙樸、懷素、童真的真我,那種率真、爽朗的美,太少了!
不笨拙,美就不可能深邃、寧靜、宏大。
這種笨拙的美,是創造這種壺的藝術家的藝術表現,也是生活審美的抒情表達。
它的人和鍋是和諧的,人和鍋是對應的,達到了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