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案例
隨著網絡的不斷普及,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民也玩兒起了時尚的網購。網購實現了很多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世界各地商品的夢想。現在的物流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很多快遞公司的網點都辦到了農民朋友的家門口,在方便了生活的同時,也給壹些不法分子創造了土壤。
金華市民樓小姐就中招了。“五壹”小長假期間,樓小姐在外面旅遊,家裏打來電話說有壹個她的快遞,寫著“重要文件”,還是個到付件。樓小姐回憶了壹下,自己前段時間網購過奢侈品,賣家漏寄了發票,說是會給她補寄過來,她想這大概就是那張發票寄到了,便讓家人幫她付了郵費。旅遊回來後,她拆開快遞壹看,裏面只有兩張破舊的廣告單頁,什麽“重要文件”都沒有。更讓她氣憤的是,這份快遞的到付郵費可不便宜,要35元。樓小姐仔細查看了快遞單,發現上面收件人信息十分完整、真實,但寄件人信息卻模棱兩可,留下的寄件人電話打過去是空號。
受騙案例
張大爺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在家裏種著幾畝地,還照看著小孫子,小日子過得悠然自得的。
據張大爺描述,三個多月時間裏,順豐、圓通兩家快遞公司,給張大爺送來了六十多個快遞。快遞包括玉器、字畫、紀念章等,有的是金子的,有的是銀子的。張大爺聽說以後可以回收,還能再賺壹筆。其中有壹份快遞裏,還寄來了壹張證書,上面稱張大爺是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大爺說以後每個月會有3 000元錢補助,壹***可以拿五年時間。又是可以升值的收藏品,又是非遺傳承人證書,看這天上掉下來壹張餡餅,砸在了張大爺頭上了。可張大爺從廣東趕回來的張大爺的兒子小張說,這天上掉的不是餡餅,而是壹個大大的陷阱,因為這些紀念品,都是張大爺花錢買的,每壹樣差不多壹千多,總***花了差不多八萬。連這張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證書,也是花錢買的。
張大爺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除了種地,啥也不會。通過向當地文化廳咨詢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由各級政府認定,不存在收費給證書的情況,張大爺遇到的就是個騙局。
張大爺說,他曾經撥打過壹個藥品廣告的銷售熱線,這之後,他陸續接到北京河北等地的電話。張大爺說他們總是建議他收藏這些東西,說以後可以回收,能賺壹筆。這之後,這些紀念品陸續通過快遞公司送上門,並且每次都是貨到付款。每次簽過字以後,錢就給快遞員。
誘惑分析
該騙局得以成功的原因:
1. 到付款金額通常不算高,大多數受騙民眾不會追究;2.民眾維權意識淡薄,違法成本低。
案例警示:
這類快遞到付詐騙主要有兩種:壹種是“假快遞員”,直接欺騙受害者的到付錢款;另壹種則是詐騙分子寄件,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後,利用壹些快遞公司的漏洞,寄送壹些不值錢的商品讓快遞公司代收貨款。收到各種快遞後,要認真核對是否是自己購買過的商品,不要因自己的馬虎大意而上當受騙。對於到付包裹接收要謹慎,只要拒收,騙局就無法形成完整的鏈條,自然失敗。因此若到付件不是自己網上購買的物品,尤其是那些完全陌生的包裹,要註意查看包裹上的寄件地址,並當著快遞人員的面打開包裹檢驗,或者直接打寄件人電話,有疑惑要果斷拒收。發現自己收到的快件疑似存在“詐騙”行為,首先應該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