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妙虛法師的畫到那買?什麽價?

妙虛法師的畫到那買?什麽價?

妙虛法師法號道開、壹源,溈仰宗第十壹代禪人。曾任九華山佛教協會後山分會會長,江西佛學院教導長。主持編寫大型禪宗工具書《禪七》,創辦《吉祥報》,出版有《中國名畫家精品集——妙虛》、《妙虛法師寫經偈》、《妙虛法師畫——梅蘭竹菊》等多種畫冊。是第壹位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中國畫個展的僧人。先後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合肥亞明藝術館、廈門圖書館等地多次舉辦書畫個展,並在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舉辦“妙虛書畫與佛教藝術學術研討會”。曾多次為慈善機構、希望工程捐贈書畫作品。其山水、花卉虛靈精妙、渾厚絕塵,偶作人物,淋漓酣暢,深得梁楷潑墨仙人之遺韻。作品廣為海內外相關機構及個人收藏。 壹花壹世界,壹葉壹如來,壹勺水亦有曲處,壹片石亦藏幽深。當代僧人妙虛,以書立畫,以畫循性,其畫作往往微言大義,深得“微花勺水”之妙。 妙虛於九華山既禮應觀上人剃度,得法名;又蒙壹誠禪師授溈仰法脈,得法號道開。所謂“九華采辭,贛山悟意,四季衲衣,寄臥茅屋,展紙發墨,寫四時之境,以字潤誌,破指寫經,猶見其誠,面壁觀經,日窮於次,積境於心。”故而,妙虛深受道禪哲學影響,重視當下直接的體驗,推崇簡約純凈的美感、瓣香淡逸幽微的氣象。在他筆下的《靈山》、《煙》、《山廓》等山水畫作裏,無不以近追遠,以小見大,以平和的愉悅去取代外在的爭奪,以細膩的體驗代替粗俗的官能享受,山林之境返歸他的內心而成就其內心的圓滿。觀妙虛的《絕塵》、《空山》,有“林壑無多地,煙霞自壹川。底須論咫尺,到此已茫然。”(元鑒賞家張翥語)之感。其《白雲在天》題句“即之不得,思之不至;寓目得心,旋取旋棄”,實在意味深長。 唐代禪僧玄覺論道:“壹性圓通壹切性,壹法遍含壹切法。壹月普現壹切月,壹切水月壹月攝。”這就是“壹無量,無量壹,知壹可遍無邊法界”之精義;“壹葉落而知天下秋”,觀妙虛筆底雲煙,始知“盡得不二之法風流”之說。再觀妙虛的花卉《羅漢葉》、《雪膽》、《風竹》、《幽蘭》、《赤菊》等,筆力遒勁,墨色清朗,形圓端正,內如空谷。其中《幽蘭》有題:“舒卷意何窮,縈流復帶空。有形不累物,無跡去隨風。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風竹》題詩:“葉葉如聞風有聲,盡消塵欲思全清。此中意恐無人會,蕭蕭寒色已青蔥。”初看有陶公“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超脫,再三品味,實有“天地壹東籬,萬古壹重九”之當下體驗,悟之心就是全,就是壹切。妙虛在其畫境中所傳達的是,心量虛空比宇宙還要大! 有贊妙虛的書法用筆,形之如鐵,力如篙船,循性方正,以物觀物,借形成筆,通物之變而應筆墨之化,悟類積象,筆在言外,直摜心性,壹切起而心歸壹!我謂妙虛書法天機流蕩,壹派自然。有法,又不拘於成法,所謂“性含萬法是大,萬法盡是自性見”是也! 妙虛之妙,在於窺得“微花”之堂奧,在於洞悉“月落萬川,處處皆圓”之禪機。

麻煩采納,謝謝!

  • 上一篇:如何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學習問題
  • 下一篇:安踏最科學的籃球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