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約984-約1053),原名三邊,字敬莊,後改名柳永,字怡情,又名劉啟,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詩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之家,年輕時學過詩詞,有揚名立萬的誌向。鹹平五年(1002),柳永背井離鄉,輾轉杭州、蘇州兩地,沈迷於聽歌歡笑的浪漫生活。
大中祥符元年(1008),柳永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屢遭失敗,於是致力於填詞。遊靜元年(1034),柳永已是暮年,歷任周目團練推廣官、余杭縣令、孝豐鹽堿判官、泗州官,故有柳屯田之稱。
2.張喜安
張喜安(990-1078),吳城(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詩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天盛八年(公元1030)進士。歷任蘇州、吳江、嘉禾(今浙江嘉興)法官。隋煬帝二年(1050),晏殊學永興軍(今陜西Xi安),設為將軍判官。
後來定居外地的袁外郎認識了禹州和周國。安陸以味而知,故稱“張安陸”。至平元年(1064),尚書京城壹官員為大夫,元豐元年病死,享年88歲。
3.晏殊
晏殊(991—1055年2月27日),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第二年(991)生於宋太宗淳化,14歲考上神童,出身秀才,背景相同。任省書記,官至右諫大夫,集賢堂學士,官兼樞密使,法務部尚書,兵部尚書。
4.顏道濟
北宋詩人。字叔元,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晏殊的第七個兒子。歷任應昌府徐天鎮監、甘寧郡判官、開封府判官。性冷漠傲慢,晚年家道中落。詞的風格是感傷纏綿,清麗濃烈。有“山之詩”。
黃庭堅在《小山序》中說:“袁叔叔是個實誠人。它的愚蠢也會害死自己...當官不近貴人之門,是白癡。論文自成壹體,不肯寫新進士語,又是妄想;花了幾百萬,家裏又冷又餓,臉像個孩子,又是壹種妄想;壹個人失去壹切也不恨,相信自己的人永遠不會懷疑自己欺騙自己,這又是壹種妄想。”可見他的思想和性格。
5.歐陽修
北宋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壹。字永叔,號醉翁,六十壹俗人。冀州(今江西)永豐人。歐陽修自稱廬陵人,因為冀州原屬廬陵郡。
歐陽修幼年喪父,在寡母的照顧下讀書。仁宗天盛八年(1030)進士。次年,他被任命為西京(今洛陽)的官員,並成為親密的朋友梅和,互相交換詩歌。遊靜元年(1034),召學士院,任宣德郎,填館校勘。遊靜三年,範仲淹在最後壹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百度百科-歐陽修
百度百科-顏
百度百科-顏姝
百度百科-張喜安
百度百科-柳永
百度百科-優雅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