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德國、音樂家、小提琴家、慈善活動家
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德國小提琴演奏家。1963年6月29日出生於南德意誌巴登的萊因費爾頓(Rheinfelden, Baden)。早年曾隨赫尼希伯格(福萊的學生)學琴。七歲獲全德青少年小提琴比賽第壹名,1974年又在另壹比賽中獲勝。赫尼希伯格逝世後,穆特考入阿伊達·斯托基教授所在的瑞士溫特圖爾音樂學院,並最終成為斯托基的學生。1977年隨卡拉揚參加薩爾茲堡音樂節,次年再度與卡拉楊合作,初次在柏林演出。1979年獲“年度藝術家”獎,並獲德國唱片大獎(Deutscher Schallplattenpreis)。此後作為小提琴獨奏家和室內樂音樂家,頻繁地在歐洲、美國、加拿大和日本巡回演出。1990年在倫敦和斯圖加特舉辦了“安妮·索菲·穆特音樂節”,從巴洛克時期到前衛音樂時期,多角度地展示了她的藝術才華。1995年,波蘭作曲家彭代雷茨基把作品《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獻給她,在萊比錫初演,這次演出為她贏得了兩個格萊梅獎。1997年12月曾來中國演出,在北京世紀劇院舉行了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音樂會。獨奏之外,她也經常參加室內樂演奏,曾與大提琴家羅斯特羅波維奇、中提琴家基奧皮納組成三重奏,在各地廣泛演出。
穆特是壹位典型的德奧血統的演奏家,性格熱情,具有著嚴謹的思維邏輯和內在個性,這使她形成了優良的演奏素質和高品位的藝術修養。卡拉揚去世後,她的演奏向多元化發展,曲目不局限於德奧古典、浪漫等傳統作品,而加強了近現代作品的比重,經常演出盧托斯瓦夫斯基(Witold Lutoslawski)、莫雷(Norbert Moret)、彭代雷茨基和裏姆(Wolfgang Rihm)等人的作品。
穆特在從梅紐因、阿卡多、羅斯特羅波維奇等演奏家身上吸取了學到了許多有益的東西,曾被喻為成當代小提琴界的“女梅紐因”。
她的職業演奏家的生涯起始於1977年,那年她跟隨赫伯特.馮.卡拉楊參加了薩爾茲堡音樂節。第二年,她再次和卡拉楊合作,初次在柏林演出。從那以後,這位被卡拉楊稱為"自梅紐因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天才"在全世界的各大音樂廳取得了巨大勝利。
作為壹位小提琴獨奏家和室內樂音樂家,安妮·索菲·穆特頻繁地在歐洲、美國、加拿大和日本巡回演出。1985年她首次在俄國演出。1988年進行加拿大和美國的演出。1990年在倫敦和斯圖加特舉行的"安妮·索菲·穆特音樂節",從巴洛克時期到前衛音樂時期,多角度地展示了她的藝術才華。安妮·索菲·穆特也經常參加薩爾茲堡音樂節和其他國際音樂節。
現在,安妮·索菲·穆特更關註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如Witold Lutoslawski, Norbert Moret, Krzysztof Penderecki和Wolfgang Rihm的作品經常出現在她的節目單上。她計劃於2000年在紐約,倫敦,法蘭克福和斯圖加特舉辦自己的音樂節,以獻給上個世紀的小提琴音樂。1995年,作曲家Penderecki把作品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獻給安妮·索菲·穆特,在萊比錫初演。這次演出為她贏得了兩個格萊梅獎項。
1986/86年,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為她在小提琴教育上作出的貢獻而頒發給她榮譽頭銜。1979年,安妮·索菲·穆特時年16,被授予"年度藝術家",並得到了著名的"DEUTSCHER SCHALLPLATTENPREIS"獎,1991年,她再度得到了這個獎項。1983年,她成為牛津大學"莫紮特"音樂協會的榮譽會長。1996年,她成為波恩的"貝多芬"音樂協會的榮譽會員。
安妮·索菲·穆特經常舉行慈善演出,支持如美國的"Artists against Aids"、慕尼黑的壹所治療兒童癌癥的醫院,重建波恩的貝多芬誕生地,慕尼黑的現代藝術之門。安妮·索菲·穆特壹直支助"魯道夫.愛波爾"基金,該基金1987年建立,旨在歐洲幫助有才華的年輕小提琴家。
1Y
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