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外觀(造型)。宋代的“兔毫燈”壹般有收斂口和張開口兩種,大多口大腳小,形似漏鬥。離口邊壹厘米處,圓邊向內凸起,近足三分之壹處外壁無釉。口邊釉多為暗黃褐色,水面釉薄,底部釉厚。圈腳自然落下成水滴狀。有大中小三種型號,最常見的是中號,口徑10-12,高5-6,圓腳2-6。造型簡潔樸素,線條自然流暢,剪裁隨意大方。乍壹看給人壹種古意盎然的感覺。
仿品外觀過於規整,釉面略薄,給人感覺比宋代的“燈”略大,過於巧妙,缺乏古韻。
第二,看胴體。宋代“兔毫燈”的胎土是用當地富含鐵的瓷土制成的。燈壁厚度約為0.2-0.8厘米,底部最厚處超過1厘米,所以手感較重,有明顯的壓迫感。由於當時的加工方法和工具都比較現代和落後,胎土大多含有較大的顆粒,不能完全粉碎,顯得有些粗糙。
在燒制過程中,由於窯內壹氧化碳的影響,胎呈紫褐色,厚而硬,重如鐵渣。宋代“詹”補胎更為倉促,上釉燒後仍可見到補胎留下的角痕。腳淺挖空幾乎是實心的,圈腳有壹點淡黃色的墊餅殘留。這些殘留物中的壹些很難清除,因為它們與輪胎土壤燒結在壹起。
由於仿胎土的成分和加工方法與宋代不同,胎土太細,胎太齊,胎壁略薄,外觀過於圓潤,腳挖得稍深。再加上燒制條件與古法有很大不同(仿制品不能用龍窯、松木等木材燒制),所以仿胎顏色輕薄,沒有宋代的厚、紫、黑、硬之重。
第三,看釉。目前能看到和接觸到的宋代“兔的燈”,都是出土的。這些在地下沈睡了數百年的嬰兒,都會不同程度地背負著時間留下的痕跡(土壤中各種物質侵蝕的痕跡)。這也成為我們辨別真偽的另壹個重要依據。
燒成溫度1310+20℃時,釉水大量向下流動,口邊釉薄且多為黃褐色,其主要成分為氧化鐵,所以侵蝕也較嚴重。當我們用手摸嘴角邊時,會覺得粗糙,會紮手;在5-10倍放大鏡的觀察下,可以清晰的看到凹凸不平的坑底和條狀的侵蝕痕跡,甚至不時可以看到裸露的輪胎。
宋代“兔毛燈”上的棕色“兔毛絲”是鐵晶體的集合體。它們和黑釉的區別在於,在同等條件下,這些“兔毛絲”的侵蝕比那些黑釉嚴重得多。所以,當我們把壹盞“兔毛燈”放在手中,觸摸它的釉面時,會有壹種凹凸不平的感覺,45度角看光源就能看清楚。這是幾百年的歷史為他們打下的“烙印”,非人力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