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用石頭飾品來美化生活。如兩萬年前北京周口店的穴居人,將石珠、貝殼染色加工成壹串飾品(古代項鏈)戴在身上作裝飾,標誌著石制飾品的誕生和寶石業的起源。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大量的石器、玉器和寶石工藝品,如用玉石和綠松石制成的珠子、戒指、吊墜、手鐲等,使寶石開始走向獨立的產業。這壹時期以浙江的良渚文化和內蒙古的紅山文化為代表,其做工和形制極為精美。玉料多為蛇紋石玉,也有藍白玉。
在夏商周時期,玉器被廣泛使用,包括“從皇帝到庶人,沒有壹個人不佩戴玉器”。3000多年前河南安陽殷墟女墓出土的700多件玉器中,有張、璧、圭、桓、朱、鈞、刀、戈等各種禮器和禮器。商代的玉器工藝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造型生動準確。此時的玉料特點是和田玉有了壹定程度的增長,使用了珍珠和天河石。
春秋戰國時期,寶石品種、原料、加工業都有所發展。比如原料有玉髓、和田玉、岫巖玉、獨山玉、瑪瑙、孔雀石、水晶等。將玉人格化,如“君子勝於玉,玉之真偽以德判斷。”這說明春秋戰國時期的玉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秦始皇滅六國統壹全國後,拋棄了以前的禮制和玉制,除了玉璽,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玉器。玉器業大受損害,秦朝是玉器衰落期。
漢代是中國寶玉石業歷史上的壹個轉折點。它改變了秦朝破壞玉器業的政策,試圖恢復夏商周時期重玉的傳統,從而振興和發展玉器業。比如東漢時期,南陽建立了玉器生產基地,工藝圖案更加精細,玉髓、瑪瑙的利用達到頂峰。
晉朝(公元3世紀)時期,印度(天竺)鉆石傳入中國,促進了國內外寶石和寶石知識的交流。隨著道教的興起,流行用玉塞堵住人的九穴,防止屍體腐爛。
唐宋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寶玉石業進壹步繁榮。《唐書》記載:“德宗即位,留諸如玉等物至安溪求玉於田,得百斤青玉等珍寶。”《五代史》有:“吐蕃女子辮發戴簌簌珠,雲珠者善,壹珠易作良馬。”Xi郊區何家村唐代金銀窖中的銀罐中出土了紅寶石和藍寶石(寶麗),野史中也有唐朝皇帝收集蛋白石等寶石的記載。在玉器行業中,除了傳統飾品的制作外,隨著貴金屬的廣泛應用,在金、銀、玉、貴重首飾等方面也有了很多發展,如南唐出土的鎏銀玉、宋代的玉折花飾品等。提供玉硯、鎮紙、洗筆、墨床、刻有佛經的玉器等文具也是這壹時期的特色。南宋時期,出現了私人的寶石、玉石商品交易,如杭州(臨安)的七寶社出售玉花瓶、水晶、寶石等。自唐代以來,被視為廣義的寶石和玉石工藝品的壹個分支的硯業得到了發展。比如端州硯開采,始於唐武德時期。南唐皇後李煜曾在漳州設九品硯官,負責硯臺的制作和朝貢。
元明清時期的寶玉石業有了較大的發展,生產、貿易、文學作品空前繁榮。大型玉雕已經出現,如元代的“山玉海”。浮雕上各種海洋動物栩栩如生,用了3000多斤玉石。清代“大禹治水”玉山子,重達5000公斤。這些手工藝品反映了當時玉器的開采、鑒定和雕刻技術已經達到了壹個新的水平。大力開發國內外原料,尤其是乾隆時期,寶玉石業進壹步振興,大型玉雕玉山子就是這壹時期的產物。當時遼寧阜新有近千人開采瑪瑙。41年4月8日,乾隆從新疆運回6件玉料,3萬多斤。私人商人也很普遍。緬甸翡翠開始從雲南大量進口到中國,很快掀起了壹股“翡翠熱”。篆刻藝術開始向民間發展,有價值的品種不斷被發現。其中,福建的壽山石、浙江的青田石和長石石、內蒙古的巴林石價值較高。寶石、玉石作品也有壹定程度的增長。
清末至民國時期,寶玉石業由封閉轉向開放,寶玉石原石及其成品品種擴大。加工技術吸收了歐美經驗,掌握了寶石、鉆石的鑲嵌、擠壓方法,北京、上海、河南、湖北等地湧現出壹批優秀人才。張的《石雅》(1921年)和《寶石學》(1930年)是最有影響的寶石學學術研究。
建國以來,寶玉石業發展迅速,特別是近十年來,在勘探、開采、加工技術、工藝改進、合成生產、科學研究、教育培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國內外市場趨勢表明,人們對寶石裝飾品和工藝品的需求逐年增加。據統計,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創業板市場成交額每年增長10%以上,個別品種每年增長30%以上。在壹些國家,寶石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0%,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也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