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新浪的書評。com:
書評人:阿來,藏族著名作家。
文學界,更確切地說是出版界,多年來壹直期待成熟的類型小說。
本來中國也有成熟的類型小說,比如聊齋誌異,武俠,但是他們只有類型的概念沒有類型。所以今天呼籲類型小說的人,不僅使用了西方的類型小說概念,還期待和操縱了這個概念:偵探、尋寶、冒險、科幻、奇幻、恐怖……而且,這幾年還出現了大量的模仿。但這只是對市場的回應。所以就是目前所謂的類型小說,模仿的還是太多了,難得有自己的原創。
我編輯奇幻文學雜誌多年,也有野心要打造其中壹個有中國風的類型小說。應該說賺了不少錢,但作風建設基本失敗。後來我離開了這個崗位,不看這種東西至少有壹年了。直到前幾天看了朋友推薦的《藏典》。看完之後真的有些未了之事,特別想知道“下壹個分解”。但我覺得那些分解還在作者的腦海裏。總之,《暗號》大概是我近年來在國內看到的最好的“類型小說”了。當然,這部654.38+0.2萬字的小說我目前只看了壹半,另壹半據說作者何媽還沒寫完。
我是壹個藏族人,當然我也是壹個作家,或者說我曾經是壹個稱職的出版商。我的同胞們,因為自身文化和各方面的弱勢,對各種關於自身文化的說法總是有壹種緊張的情緒,而我也無法置身於這種氛圍之外,所以可以省略對《藏典》文化方面的評論。我更願意以壹個編輯的身份來談談這部內容豐富的小說,因為從我看過的這部小說的壹半,我可以看出某些類型小說成功的秘訣。
這裏首先要說的是,類型小說有自己的傳統,類型小說首先要依附於壹個文化體系。比如西方小說中聖杯的懸念,吸血鬼和蝙蝠俠的形象,絕不是小說家為了編織壹個故事的想象,而是來自於古老的神秘傳說,也就是來自於壹種文化傳統。小說從這些傳說出發,獲得了堅實的心理基礎,使讀者參與和認同故事成為可能。今天,中國的類型小說往往缺乏這種文化支持。《藏典》的作者正好掌握了這部小說的神秘配方。於是,小說《藏典》依托至今仍很神秘的西藏文化和地理,找到了在現實和虛構之間來回敘事的自由,賦予了故事心理和文化基礎,使故事的布局成為可能。《藏典》至少涉及三個似是而非的知識體系:藏傳佛教的歷史和傳說;藏獒的知識和傳說;最後壹個是青藏地理與探險。似是而非?是的,小說提供的知識體系是這樣的,這是小說的特殊需要。如果壹切都在既定的知識範圍內進行,這樣的小說就失去了讓人做夢的能力。《藏典》的作者何媽使其呈現出多種敘事可能性,給讀者帶來了未知的閱讀快感和興奮感,增強了藏文化的神秘感。
再者,類型小說最終是由壹系列人物演繹出來的。在類型小說中,人物的行為也是相當類型化的。然而,無論想象中的情境多麽精彩,各種情境下的反應和感受都來自於真實的體驗。對於作者來說,小說家的人物塑造來自於對現實生活中人的觀察和把握。對於讀者來說,對壹個人物的喜愛或厭惡也是基於現實中的真實感受,這也在閱讀參與中調動了個人的生活體驗。《藏典》中的人物能抓人,讀者願意在閱讀中與之同行,去“追尋藏傳佛教的千年秘史”。我認為這是藏語碼迷人的原因之壹。
如果總結以上兩點,也就是說,類型小說的寫作在不同的成功作品中各有奧妙,但大部分可能都具備以上兩個特點:壹是其本源的文化支撐,二是現實經驗的投射。雖然常說壹部小說好看是因為故事好看,但是眾所周知,故事不會因為壹波三折,因為壹個大的意外而好看,故事本身也需要更強大的支撐。壹方面是讀者可以進入的同壹個文化;壹方面是具體而細微的人生體驗。現在,這就是眼前的藏典能吸引我們和主角壹起前行的原因,讓我們對即將到來的藏典後續部分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