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叢竹書院的名人典故如下:
不二祠
盛唐時歐陽詹曾讀書於此,後與韓愈同榜進士而為“閩南甲第破天荒”的第壹人,後人在此立“不二祠”祀之。系歐陽氏的祖祠,始建無考。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七月,朱熹任職同安主簿屆將滿,於此候調待轉批,倡議以“不二祠”為場所建設書院,傳播儒學。
廳堂上方原懸後人集歐陽詹字而制成的“不二”巨匾,楷書,黑底白字。“文革”期間,歐陽詹祠堂被徹底破壞。如今,“不二”巨匾與壹方形供桌,收藏於泉州府文廟。
晚晴室
晚晴室建於民國時期,為三開間硬山頂式建築,是壹代高僧弘壹法師駐錫泉州的最後居所。弘壹法師獨愛夕陽,常對夕陽冥思,自號“晚晴老人”,因而三間老屋也被稱為“晚晴室”。
過化亭
南宋紹興二十壹年(1151年),朱熹任泉州同安縣主簿兼領學事,因景仰歐陽詹,朱熹常蒞“不二祠”講學,並“種竹建亭,講學其中”,明嘉靖間,泉州通判陳堯典重建書院,並另建“過化亭”,以感朱子過化之功。
1935年,56歲的弘壹法師來到被辟為溫陵養老院的小山叢竹遺址,並應泉州名人葉青眼之邀,為修繕過的“過化亭”補題匾額。
擴展知識:
小山叢竹書院是泉州古代四大書院之壹,泉州舊八景之首,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是朱熹在泉州任職期間創建的壹所書院。書院位於泉州市鯉城區開元街道北門模範巷,不二祠旁,與泉山書院、石井書院、歐陽書院並稱“四大書院”。
書院東西寬40-80米,南北長約100米,占地總面積6000余平方米,北臨執節巷,東抵銅蓮寺,南與府城隍廟壹墻之隔,西距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都督第百米之遙,有壹小巷相連。小山叢竹石坊1983年1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小山叢竹地處泉州城北,唐代為紀念“閩文之祖"歐陽詹,建有祀詹祠堂;北宋在祠旁築屋為“小山叢竹書院";南宋朱熹多次蒞院講學,建亭植竹題匾;近代弘壹大師曾在此講經題字。特別是南宋以來,古代官員和文人墨客途經泉州必到“小山叢竹”朝拜朱熹,該園因此聲名遠播,是泉州文脈的重要發源地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