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特產紅茶,“香蕉、甘蔗、荔枝、菠蘿”,粵繡、牙雕、廣東硯、陶瓷。
中國是荔枝的故鄉。早在2000年前,就有栽培荔枝的記載。現在海南島還有野生荔枝林,這就是中國起源的證明。自古以來,荔枝就被列為珍貴水果,有“百果之王”之稱。在唐朝(618-907),荔枝曾是皇家貢品。唐代詩人杜牧寫過壹首詩:“長安繡堆,山頂開千門。紅塵裏騎公主,誰也不知道是荔枝。“裏面寫的是唐玄宗為了讓楊貴妃吃到新鮮的荔枝,每年不惜飛馬從千裏之外往長安送荔枝,導致多人死亡。既顯示了荔枝的珍貴,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奢華生活。
我國荔枝主要分布在廣東南部、廣西、福建、四川、臺灣省等地。這些地區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土壤多為沖積土和砂質黃土,最適合荔枝生長。尤其是廣東,耕地面積占全國的70%。目前,世界上有300多個品種的荔枝,其中中國有170個。荔枝樹是壹種生長緩慢、樹冠較大的常綠喬木。壹般4月初開花結果,6月成熟。壹棵小樹生長、開花、結果大約需要10年,盛果期大約30年。荔枝樹可以長到壹千歲。福建莆田縣宋氏宗祠內有壹棵“宋家香”荔枝樹。已經65,438+0,300歲了,仍然每年結果,顯示出壹種勃勃生機。壹棵大李子樹壹年能結1000多斤,多的3000多斤。荔枝殼呈鱗片狀,直徑約3-4厘米。皮紅肉白,肉如果凍,半透明。吃荔枝貴在新鮮,果肉飽滿多汁,入口即化,香甜爽口。為了保持“新鮮”,人們在采摘荔枝時會特意帶上壹些枝葉。沒有枝葉的荔枝稱為“脫枝”,其色、香略遜壹籌。荔枝可以生吃,曬幹,也可以做成罐頭銷往國內外。荔枝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蔗糖、維生素、蛋白質等。對貧血、心悸、失眠、哮喘、疝氣痛等疾病有壹定療效。
-
梅州特產陀螺
大埔縣高貝鎮以其高質量的陶瓷聞名於世。素有“白玉城”之稱,年產各類美術瓷1億多件,品種1000多個。傳統產品包括青花、青釉、五彩和薄壁瓷器,暢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
梅幹菜是客家人的傳統菜肴。種植在環境優雅的山村,以鮮嫩的白菜為主要原料,采用傳統工藝精制而成。可用於梅菜紅燒肉、梅菜蒸排骨、梅菜湯等肉類調味品。平原話梅久負盛名,產品暢銷國內外。
彩色立體木雕是興寧市工藝廠的傳統產品。“金鷹”、“角鷹”、“孔雀”、“天鵝”等彩色立體木雕工藝品獲輕工業部優秀產品銅獎。
-
廣州特產陀螺
龍眼是廣州和其他地區的特產水果。桂圓的殼呈橙黃色,圓形,肉比荔枝薄,但晶瑩透明,果肉飽滿,甜如蜜。帶殼龍眼果采用烘烤幹燥,便於儲存。桂圓幹(俗稱龍眼肉)是開胃健脾、補虛益智的名貴滋補品。龍眼為多年生常綠喬木,壽命較長,可連續結果100年以上。
廣州彩瓷是在各種白瓷上繪畫描金,然後低溫(700℃-800℃)燒制而成。這種手工藝品精致典雅。因為它產於廣州,所以得名“廣材”。廣材早在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3)就遠銷國外。它繼承了明代(1368-1644)彩瓷等工藝美術的傳統技法,並吸收了西方的壹些繪畫方法,逐漸形成了其獨具東方藝術特色的風格。彩繪瓷器圖案多取材於中國民間故事、名著、名勝古跡和現代生活,包括人物、動物、花鳥、魚蟲、山水、亭臺樓閣等。有各種各樣的盤子、碗、咖啡具、茶具、餐具等日用品和花瓶等工藝品。
廣州蛇宴是廣州的壹種風味。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古人就明白了用蛇藥治病的道理。唐代(618-907)用毒蛇治療癲狂,蛇藥還能祛風濕、祛痰止咳、健胃止嘔。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稱贊蛇肉的美味,可見蛇肉並沒有毒。廣州有幾家蛇餐館,其中“蛇王人”最有名。這家蛇館最早的主人是吳蠻。80多年前,吳蠻是個捕蛇人。後來,他在廣州開了壹個小竹棚。據說他每天都要吃壹條蛇,被稱為“蛇王人”。來餐館的顧客喜歡吃三種蛇——眼鏡蛇、金環蛇和松鼠蛇。這三種蛇都是毒蛇。打蛇者先用尖刀從蛇的腹部取出紫黑色的蛇膽。放在壹小杯酒裏直接給顧客生吞(蛇膽可以明目、祛風濕,藥用價值很高。壹個蛇膽的價格相當於整條蛇價格的六分之五。然後用刀輕輕劃過蛇身,留下蛇皮,再將潔白光滑的蛇肉切成小塊或細絲,前後只需幾分鐘。據介紹,“蛇王人”每天殺死數百條蛇,每年對蛇的需求量在30噸以上。“龍虎會”(又名“龍虎鬥”)是蛇宴中的壹道名菜。“龍”指蛇,“虎”指貓。還有“龍鳳會”,蛇肉和雞肉壹起煮。如果蛇、貓、雞壹起煮,也叫“龍虎鳳會”。珍貴的魚翅、鮑魚等。也可以加入到蛇的成分中,大概有30個品種的顏色。各種蛇色、香、味、形俱佳。它不僅是美味的食物,而且可以治病強身。廣州蛇館每天接待成千上萬的食客,其中許多人來自港澳和東南亞。也有很多歐美朋友來廣州品嘗蛇餐。雖然有些人沒有吃蛇的勇氣,但他們願意去蛇館觀看殺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