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是日本茶文化與禪宗結合的產物,而禪宗是fojiao中國化的結果,fojiao中國化是fojiao在中國傳播中不斷吸收中國本土文化的過程,而其中對fojiao影響最大的應是莊子的思想。
2013年12月上映的日本電影《尋找千利休》,是對這壹歷史的藝術再現。拋卻電影中豐臣秀吉和千利休之間的矛盾沖突不談,就千利休的茶道所體現的精神來看,跟莊子“庖丁解牛”的思想如出壹轍,可用“美、侘、心”三個字來概括。
當豐臣秀吉讓千利休在交出茶壺和死亡中選擇壹樣時,千利休說出了那句最經典、最有震撼力的臺詞:唯有美麗之物才能讓我低下頭顱!他毫不猶豫地選擇qiefu,成為美麗的殉道者。
千利休把美貫穿於茶道,並且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攝人心魄的美,成為他畢生的追求。
場景壹:千利休在夜色中緩緩打開茶盒,然後往茶盒裏慢慢註入清水,茶盒裏出現了神奇的壹幕:倒映的月亮與盒底的花紋形成了壹幅美麗的畫面。這壹幕震驚了織田信長。
場景二:千利休端起燈,燈罩上兩只小鳥在燈光的照耀下投射到墻壁的畫上,畫上的紅梅枝頭好像正站著兩只小鳥,展翅欲飛。千利休的妻子被丈夫深深折服。
場景三:當壹眾人端起茶碗,千利休推開了花格門,隨風飄落的櫻花花瓣飄進茶碗,那是壹種多浪漫多美麗的場景啊。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庖丁解牛的動作合於《桑林》樂章的舞步,聲音合於《經首》樂章的韻律,文惠君看庖丁解牛也看呆了,這哪裏是解牛啊,分明是舞蹈,這是藝術啊,是美的享受!
可見,解牛也好,泡茶也好,技能達到壹定的程度,就成為了藝術,成為美麗的事物。
侘寂,是日本的美學,侘茶,是千利休創造的茶道。
千利休追求的美,不是那種富貴繁華之美,而是壹種老舊的、充滿歲月感的美,是那種質樸自然,簡單甚至粗糙的美,即所謂的侘寂之美。
前文所舉借用月亮和櫻花的例子,就是這壹美學思想的體現,千利休只是利用了自然中的事物,簡簡單單就達到了美的境界。
格子拉窗,小爐床,土制的柱子和天花板圍成壁龕,彎腰才能穿過的小門......凡此種種,莫不為美。
電影結尾處,他的妻子回憶千利休對完美茶道的極致追求時說了這樣壹段話。千利休的極致完美,就是這樣壹種簡單質樸老舊的事物。
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遊刃有余的庖丁,合於《桑林》之舞、中《經首》之會的庖丁,所用的解牛刀,既沒有壹月壹換,也沒有壹年壹換,而是用了十九年之久。
千利休土制的壁龕、粗糙的茶碗,庖丁用了十九年之久的解牛刀,其中都蘊含有惜物之情,就是這樣簡單質樸之物,它們穿越了時空,承載著人事,具有無法阻擋的令人震撼的美!
先把水燒開, 再加進茶葉, 然後用適當的方式喝茶, 那就是妳所需要知道的壹切, 除此之外,茶壹無所有。
千利休留下的這首詩,是對他茶道精神精準的解釋。在千利休看來,茶道的最高境界就是簡單的動作,單純的生活,是超越了知識與技能的境界。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庖丁之所以能做到遊刃有余,就在於他解牛時是以“神遇”而不是“目視”,刀所到之處其實就是庖丁心力所及之處。他是用心在解牛,刀只是心的工具。
千利休的“除此之外茶壹無所有”和庖丁的“神遇”壹樣,都是壹顆道心,道進乎技之心。
所謂道心,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自己的心安於所做的事情上,比如喝茶就是喝茶,解牛就是解牛,不要想著其他的事情,不要心起妄念。
大道至簡,從心出發的就合乎了道。
日本的茶道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日本人卻把茶道發展到了極致,其實也就是把中國的傳統思想應用到了極致!
我們的傳統文化實在是壹座博大精深的寶庫啊!
奇帆齊微課 22年度年度營第128篇,1550,計20838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