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今中國存在哪些問題,幾乎沒有不同意見。應該做的也提出來了:比如擴大內需、調整結構、合理布局、關註民生、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等,這些都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寫進了報告和文件,但大部分都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幾年前,我們討論過政府職能從主導經濟向公共服務的轉變。當時我說:“服務型政府好不好?對嗎?是啊!但是妳能做到嗎?做不到!行得通嗎?行不通的!”為什麽?發展第壹是中國的國策,引領經濟是政府的職責,GDP是考核目標。官員如何通過這種晉升變得服務型?
“科學發展”擋不住“發展第壹”和“十壹五”的發展目標,要求的科學發展目標就基本落空。“十壹五”規劃要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2006-2009年四年年均增長10.1%。如果今年的增長保持在去年8.7%的水平,五年的年均增長將達到9.4%。實現發展目標已成定局。然而,恰恰相反,十壹五規劃所要求的科學發展並沒有實現,甚至出現了惡化,達到了臨界點。
例如,第十壹個五年計劃要求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因此,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高的投資率和最低的消費率。“十壹五”規劃要求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因此,中國的經濟對外依存度和產值能耗水平都是世界第壹。第十壹個五年計劃要求全體人民享受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導致中國財政收入占GDP比重世界最高,而財政民生支出世界最低,行政支出世界最高。“十壹五”規劃要求維護社會穩定,結果群體性事件不斷,從0995年的65438+6000起,到2007年的6萬起,再到2009年的23萬起。
作為這壹屆中央的壹面旗幟,為什麽“科學發展”擋不住“發展第壹”?
“發展第壹”就是經濟發展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換句話說,如何把蛋糕做大,增長方式是否合理,如何分配,分配方式是否公平,都無關緊要。所以,談“科學發展”,不能“先發展”;“發展第壹”不是“科學發展”。然而,“發展第壹”是鄧小平的國策,因此對“科學發展”的解釋必須與“發展第壹”相壹致。黨的十七大報告在解釋什麽是科學發展觀時說:“科學發展觀,第壹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發展第壹”是物質本位的價值觀,把物質的增長放在第壹位,忽略了增長方式和物質成果的分配。“以人為本”是壹種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不是要拋棄事物,而是要符合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和分配事物成果的理念。以人為本就是科學發展。這裏比較了“發展第壹”和“以人為本”,讓各級政府選擇。GDP考核硬,“以人為本”空。結果是發展的目標實現了,科學發展的目標受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