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張愛玲文集07 重返邊城:人生不過是壹站又壹站的流浪

張愛玲文集07 重返邊城:人生不過是壹站又壹站的流浪

《重返邊城》是壹本散文集,說實話,張愛玲的小說寫的好,散文卻覺得壹般般。

這本散文集收錄了張愛玲發表在各類報刊上的文章,還收錄了張自己收藏的許多舊照。

先來說說這些文章,有寫年畫的,有寫人譬如梭羅、胡適之,有談看書的,有關於文學和寫作的,有關於自己的部分作品的,還有其他壹些生活記述。

印象較深的有《談看書》壹篇,洋洋灑灑的,篇幅跟短篇小說壹樣,但是寫的是什麽?不是我疑惑,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惑。張愛玲可能真的讀了很多這些“偏門”的書,也可能跟現在隔了時日,理解起來並不容易。她寫看過的那些書,關於夏威夷的,關於美洲的,關於澳洲的,總之,把很多關於人類種族的書都看了,她的文字中,有許多許多的記敘,似乎要把這些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都寫壹個遍。例如談到《人類在形成中》,她說:“ 認為兩大洲的小黑人同是非洲黑人變小,亞洲的是從非洲去的,但也承認兩處的小黑人並不相像,倒反而是亞洲的比較像非洲黑人。 ”諸如此類的書中觀點的記敘,她從不做標註,也不知這是她從書中得出的結論,還是原意變更還是原文摘錄。大段大段的論述,讓人覺得對這些文字產生疑惑。平日我們寫讀書筆記,壹般寫自己看法,摘錄只是增添原文風采,不由得覺得,原來牛逼如張愛玲,寫起讀書文章也是這樣的流水賬記述。而且,跟《談看書》的標題壹點也不符合,實在遺憾至極。

再來談談《重返邊城》這篇,畢竟使了這個題目為文集的書目。這壹篇以到臺灣去為緣起,說起來那時臺灣的壹些事物,後部分談及了香港、廣州等地。似乎張愛玲對臺灣也有不壹樣的喜愛,例如她說到花蓮:“ 花蓮的廟比臺北還更家庭風味,神案前倚著壹輛單車,花瓶裏插著雞毛撣帚。”“純棉的瑞士花布如果亂紅如雨中有壹抹竹青,響應竹制衣帶,該多新妍可喜! ”張愛玲對那些宅院小巷特別關註,而且細細描摹的寫法,跟她小說中的某些環境描寫很相像。寫香港,對於張愛玲來說其實沒有什麽難度了,同樣這篇文章中的香港,壹樣帶有小說中那種繁華又隔離感,香港人和事都是特別講究,特別精致。但是也跟夢幻壹般,況且這好像是張與香港的最後壹次“會面”: “在黑暗中我的嘴唇牽動著微笑起來,但畢竟笑不出來,因為疑心我跟香港訣別了 。”

臺灣在張愛玲的小說中見的很少,但是香港就基本成了她的壹個“禦用城市”,從北京到上海到香港到美國,其實張愛玲的壹生,都沒有很安定,即使最終她在美國度過了很長的晚年時光,但是她從未心安過。

最後,來說說收錄的老照片。那天看完這些照片,發現幼年的張愛玲特別粉嫩,那張穿著淡藍色綢裙的照片上,微微咧嘴笑著,臉上粉嘟嘟的,齊劉海下的雙眼瞇成縫,即使放在今天也是非常時尚的小女孩。還有許多她家人的照片,有合照也有單人照,姑姑的、母親的、外祖母的、表妹表弟的,壹個極大的家族,在那個時代,也是非常有錢的人才有可能留下這些照片吧。不由的想起了《京華煙雲》,洋化的時代,古典的和現代的,是那個時候的特色,或者可以說西方的生活方式以及藝術形式對清末的人們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很難得是的,這些照片的拍攝地點,有中國,也有西方的某個城市。

看到張愛玲成年後的照片,對這個孤傲的才女有了更多直觀的見識,那高昂的頭,塵世的壹切都在她的睥睨之下。她說愛讓人低到塵埃裏,但她永遠高高在上的樣子(即使低眉,眼裏的高傲氣息都不容易忽視),經歷了那麽多的傷痛,壹個女子,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活下去吧。

這些照片很珍貴,幸好在這裏看到了。

2018/02/11於湛江 ?當歸

  • 上一篇:兒童英語故事集(5篇)
  • 下一篇:微信收藏怎麽整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