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留心壹下古代錢幣出土的消息,宋代窖藏錢幣的報道最多,近兩年就有好幾起。今年2月山西曲沃縣在南大街拓寬改造工地出土了650公斤宋錢。2006年6月,河南西平縣焦莊鄉朱崗村磚場工人在取土過程中發現了裝滿重量超過500公斤古錢幣的陶甕,多數為宋代錢幣。同年7月,位於黃河三角洲上的山東省東營市區新區辛鎮的壹建築工地上,發現了約30多噸的宋代錢幣。如果再搜尋壹下以往出土錢幣的消息,發現出土量最大的,還是宋代錢幣。1967年11月,湖北鄂城縣石橋公社發現了壹堆古代銅錢,用4噸載重卡車***裝運62車次,總量在30萬斤左右。1995年深圳出土過南宋時期的巨大錢窖,銅錢的數量達到4噸。1997年7月,人們在滄州挖出了重達48噸的鐵錢垛,錢幣上“崇寧通寶”、“政和通寶”等字跡清晰可辨。宋代錢幣零星出土的消息更多,而錢幣愛好者在地攤上見到最多的,還是宋錢。看來,“藏錢冠軍”的稱號,宋朝人是當之無愧了。 歷史上窖藏錢幣的現象比較普遍,原因卻並不單純。有源於社會的,也有出於個人特殊想法的。從社會方面看,戰亂年代,兵匪橫行,埋金藏銀是為免招搶掠。太平時期,埋金藏銀者也不壹而足,其動機往往各不相同。貪婪聚財而生性吝嗇者最多。宋洪邁《夷堅支鬥記載,有亡魂訴於友曰:“吾亡後,妻即改嫁,稚子懦弱,殆無以食。吾生時積館舍所贏白金二百兩,埋於屋下某處,願為語吾兒發取以治生,切勿令故妻知。”想來其夫婦久失信任,才有此生前埋金、死後密告之事。還有壹類埋金藏銀是為子孫或家人長遠計,不得不暫時隱瞞財產。 但是宋代人為什麽特別熱衷於埋藏錢幣?是錢多得花不出去了,還是宋代比別的朝代出了更多的守財奴? 近讀宋人筆記,發現宋代人對從土中挖寶特別感冒。蘇軾《仇池筆記》卷下《盤遊飯谷董羹》曰:“江南人好作盤遊飯,鮮脯鲙炙無不有,埋在飯中,裏諺曰‘掘得窖子’。羅浮穎老取凡飲食雜烹之,名谷董羹。詩人陸道士出壹聯雲:‘投醪谷董羹鍋內,掘窖盤遊飯碗中。’”此種飲食習俗,正是大眾期盼心理的再現。佚名《嘉蓮燕語》曾載地下藏金化為女子引人發掘故事,又載:“吳俗遷居,預作飯米,下置豬臟***煮之。及進宅,使婢以箸掘之,名曰掘藏,闔門上下俱與酒飯及臟,謂之散藏,歡會竟日。後人復命婢臨掘向竈祝曰:‘自入是宅,大小維康;掘藏致富,福祿無疆。’掘藏先祭竈神然後食。”宋朝人想掘藏得金都想瘋了。宋代科學家沈括《夢溪筆談》卷20還有壹條記載,與此相映成趣:“洛中地內多宿藏。凡置第宅未經掘者,例出掘錢。”並稱某人掘藏所得,正如買第所出金價,“掘錢”亦在其數。買房居然要出“掘錢”,並且成為定例,可見其普遍。 難道宋代人因為信奉“掘藏得金”而把錢幣多多埋入地下,想給後人壹個驚喜? 其實,宋代人藏錢的最主要原因,還在於銅貴錢賤。民間毀銅錢造銅器,能獲得5到10倍的利潤。同時,鐵錢大量鑄造、紙鈔大量發行,而其實際價值越來越小,與銅錢的比值不斷變動。老百姓也不想做賠本買賣,“錢”不值錢,還不如把它當銅儲存起來,因此民間多儲藏銅錢,不願在市上流通。看來,宋代人藏錢,也有自己的苦衷。不過這倒真的給後人留下了“掘藏得金”的機會。
上一篇:微信支付寶重大調整!網友:以後出門只能帶現金嗎?下一篇:抖音限流了怎麽辦怎麽恢復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