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是印刷史上的壹次重大革命。雖然唐代的雕版印刷技術已經接近完美,而宋代又是我國雕版印刷發展的鼎盛時期,但是雕版印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往往需要幾年、幾十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刻出壹大本書。隨著宋代社會經濟文化的大發展,對書籍的需求大增,人們迫切需要找到壹種比雕版印刷更省力、更高效的方法。在這樣的社會需求推動下,布依族畢升(990-1051)在宋仁宗發明了泥塑活字(1041-1048),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這種方式可以節省雕版成本,縮短出書時間,經濟方便,與現在的排版方式壹致。
畢升的發明在宋代沈括的《孟茜筆談》中留下了最可靠的記載。在清朝的宋仁宗,畢升用小塊粘土刻出薄如銅幣的文字。刻個字封上,使勁燒。先準備壹個鐵板,上面鋪壹層松節油,蠟和紙灰。印刷書籍時,在鐵板上放壹個鐵架,把要印刷的活字按順序排列在鐵架內。壹個全鐵架就是壹個盤子,然後用火烤。當松節油和蠟稍微溶解後,用平板按壓,字面意思像磨石。冷卻後,排排泥型會固化牢固,打印時不會散開。壹般總是用兩塊鐵板。在壹張紙上打印時,在另壹張紙上排字。壹版印刷完畢,另壹版準備排版。這樣打印速度很快。每個字形要準備很多陶土字,壹板二三十個常用字再用。不用泥字的時候,用紙貼上標簽。押韻相同的單詞貼上標簽,存放在木箱裏。如果有很少用的,沒有提前準備好的遠程生詞,可以現在就燒。沈括也描述過,畢升不是用木頭刻活字的,因為木頭的紋理疏密不壹,木頭吸水,所以排出來的版會凹凸不平。而且因為木字會粘藥,不容易快速脫盤,還是燒泥型的好。印刷完成後,將印版放在火邊熔化油漆。輕輕壹劃,泥巴字就掉了,壹點都不會臟。畢升死後,他的泥人被沈括的子侄收藏。
沈括的記載對泥活字的制作、排版、印刷、拆解等技術細節進行了完整的介紹,也論述了活字的優點和材料不合適的缺點。從“停印三兩本不容易;如果妳印幾十份、幾百份、幾千份,那速度會非常快。“這是壹個真理,今天的印刷數量越多,平均印刷速度越快。而且沈括還用了“常做”壹詞,說明畢升用泥字印了很多書,他也采用了排版流水線的方法。沈括還談到他在《孟茜筆談》中收藏的十卷《蘇偉三十集》,都是用泥板印刷的。書卷薄如繭,墨色亮如漆。
中國最初的木活字印刷大約在公元14世紀傳到朝鮮和日本。後來,中國的活字印刷術經新疆傳到波斯、埃及和歐洲。受中國活字印刷的影響,德國人約翰·約翰內斯·古騰堡在1455年用鉛、錫、銻的合金印刷了《聖經》。中國的活字印刷比約翰內斯·古騰堡早400年。
中國很早就發明了活字印刷。雖然元代的王鎮、清代的李堯、翟金生等都改進了泥活字,並用它來印刷書籍,但遺憾的是壹直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因為漢字不同於拼音文字,壹對活字中至少要有20個以上的活字,所以總數通常超過20萬,而拼音文字的印刷符號總數不超過100。由於中國文字的特點,降低了活字印刷的優越性,只有印刷量大的活字排版才能顯示優越性。從投資上來說,制作大量的活字需要作坊主壹次性付出巨大的投資,相對於制版和雕版的低成本也是非常不利的。與活字版相比,木刻可以長期保存,反復使用,只需偶爾修補,特別適合我國傳統作坊的供需。在舊時代,書店往往壹次只印幾十張就把木刻藏起來,需要印刷的時候再拿出來,以避免書籍過多造成資金流通不利。就這樣,雕版印刷統治了中國的傳統印刷,而更先進的活字印刷技術卻被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