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折扇是11世紀從日本經高麗傳入我國的。北宋鄧椿在壹部關於中國畫史的著作中提到,當時北方有壹種高麗扇,用鴉青紙做成,可以折疊,上面還繪有圖畫。這裏所說的高麗扇,實際上是從日本傳過去的日本扇。
扇子,最早稱為“霎”,與羽毛有關。據西晉崔豹的《古今註》記載,最早的扇子出現於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稱之為“翟扇”。東晉王嘉的《拾遺記》則稱扇子是周昭王時發明的,據說當時有個叫孟夏的人取鵲翅羽做成了扇子。但那時的扇子並不是用來拂涼驅暑的,而是用來遮陽擋風的,插在車上也是壹種儀仗。
考古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扇子是戰國的。湖北江陵馬山磚廠楚墓出土過壹把竹編的扇子,扇柄在扇子的壹側,就像壹扇單扇門。單扇門在古代稱作“戶”,扇子當儀仗使用時左右開合也像門戶,“扇”字之所以從羽從戶,由此可以得到明證。
至少在漢代就出現了團扇,因為是用絹制成的,故又稱為羅扇、紈扇,團扇形如圓月,暗合中國人團圓如月、合歡吉祥之意,故又稱為合歡扇。西漢成帝時班婕妤因趙飛燕入宮而失寵,故作詩雲:“新制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圓如明月。”唐代王建《調笑令》詞曰:“團扇團扇,美人並來遮面。”於是,扇子也就有了並面、便面、障面等雅稱。團扇多為“圓如滿月”的樣式,但也包括了各種“方不應矩,圓不中規”的方圓形、腰圓形、梅花形、葵花形等多種樣式。團扇的出現打破了羽扇的單調格局,使扇形更加豐富了。
扇面的面積雖然有限,但也給書畫家們開辟了壹塊題詩作畫的小天地。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記錄的楊修為曹操“畫扇誤點成蠅”的故事,是關於在扇上作畫最早的記載。《晉書·王羲之傳》中壹則王羲之為老婦題扇的佳話已是家喻戶曉。除了王羲之外,當時還有範曄、顧寶之等文人都曾在扇面上題詩作畫,這就大大提高了扇子的文化品位。最遲到唐代,繪畫作書的團扇已經相當流行,新疆阿斯塔那的壹座唐墓出土了壹把木柄絹質團扇,扇面上就繪有花鳥。唐代畫家周昉的名畫《簪花仕女圖》中也畫有壹位手執繪有牡丹花的團扇。在團扇上繪畫作書到宋代達到頂峰,至今仍有不少宋代的絹本團扇扇面被保存下來。
古代男女都用團扇,在唐代永泰公主墓和李鳳墓的壁畫上就都繪有用團扇的男人,但是等到折扇傳入並流行以後,男人在正式場合都使用折扇,團扇就變成女性的專用物了。
折扇是11世紀從日本經高麗傳入我國的。北宋鄧椿在壹部關於中國畫史的著作中提到,當時北方有壹種高麗扇,用鴉青紙做成,可以折疊,上面還繪有圖畫。這裏所說的高麗扇,實際上是從日本傳過去的日本扇。
折扇在日本被稱作蝙蝠扇,傳入中國後很快就被中國人接受,並根據其形狀稱之為折疊扇、聚頭扇或撒扇。江蘇武進壹座南宋墓中出土了壹件黑漆奩,上面畫著壹個手持折扇的仕女,扇子有五檔扇骨,白色的扇面上還繪有花鳥。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說,當時都城臨安已設有專門賣扇子的“周家折疊扇鋪”,說明宋代已經能夠自制自銷折扇了。不過宋元間使用折扇的人還不多,所以,明代陳霆在《雨山墨談》中說:“元初東南使有持聚頭扇者,人皆譏笑之,我朝永樂初始有持者。”
明代折扇廣泛流行,據說這與明成祖朱棣的大力提倡有關。近年來在明代藩王墓裏也時有折扇出土,可以與之相互印證。明代制扇作坊遍布各地,其中最有名的有杭扇、吳扇、川扇、歙扇、青陽扇、溧陽扇、武陵夾紗扇、金陵柳氏扇等等。扇骨、扇面制作精良,各有名家;扇面書畫廣泛流行,深受文人墨客喜愛;還衍生出扇袋、扇墜、扇盒等附屬扇子的工藝品。折扇攜帶方便,出入可以藏在袖中,故有“懷袖雅物”之稱。故宮博物院藏有壹把明代第五個皇帝朱瞻基畫的折扇,***有15根扇骨,扇骨外露的部分全以湘妃竹皮包鑲,扇面為紙本設色人物畫,壹面是柳陰賞花圖,壹面是松下讀書圖,落款為“宣德三年春日武英殿禦筆”。
清代是折扇大發展的時期,它不僅是壹種用以生風取涼的工具,而且成了壹種藝術品,壹種身份、地位、品位的象征,壹種社會角色的道具。不僅男性使用折扇,而且還有專供女性使用的秋扇,從文人書畫扇這壹主流中又分化出黑紙扇、香木扇和各種工藝扇。折扇還流傳到歐洲,成為西方貴婦們喜愛的把玩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