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視家庭教育,積極投資社會書院教育:鹽商在依托鹽業提升經濟實力的同時,重視家庭教育,希望通過儒學振興家族話語權。他們對家庭子女的教育遵循“育教結合”的原則,即壹方面為子女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另壹方面對子女實施良好的教育。明清時期,揚州鹽商為了子女的前途,開辦自己的私塾,不惜重金請壹些名人學者到家中講學,提高子女的文化素養。
2.捐建書院明清時期,許多鹽商積極捐資興建書院,鹽商的這種善舉也為他們帶來了良好的社會聲譽。三元坊的安定書院、北橋的敬亭書院、北門外的虹橋書院、廣楚門外的梅花書院等壹系列著名書院的修建和修繕,多由揚州鹽商和鹽官出資。明朝嘉靖五年,鹽官雷應龍創辦未央書院。康熙元年,兩淮鹽商胡集資興建安定書院。雍正年間,鹽商再次投資擴建安定書院。康熙二十二年,揚州鹽商出資創辦敬亭書院。
3.為大學生設立高額獎勵。鹽商為大學生設立高額懸賞。據史書記載,揚州梅花書院規定“書院諸子,分正課、附課、課。”在普通班的年紀,給了36兩糊火銀,在補課的年紀,給了12兩糊火銀,跟班沒有糊火。當時湖南著名的嶽麓書院,給的年限只有梅花書院的三分之壹。雄厚的資金實力吸引了大批學子求學,揚州書院聲名鵲起。
4.邀請名師到書院講學據史書記載,鹽商還斥巨資聘請當時的文化名人到書院講學,以提升書院的文化知名度。清代著名詩人趙翼、蔣士銓、陳祖範等先後擔任安定書院院長。姚鼐、毛遠明、胡昌齡等名人曾任梅花書院院長。沒有鹽商強大的資金支持,就沒有明清揚州書院的輝煌成就。
5、成立各種高雅的書社,刻印和收藏珍本書籍和專著。鹽商除了積極投資籌建各大書院外,還積極成立各種詩社、文學社,幫助文人刻書。傳統意義上的文人雅集的建立,是指文人聚在壹起飲酒作詩的高雅活動。明清時期,揚州鹽商效仿古代文人,邀請大批名士在其私家園林中研究學術、探討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