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抗日期間敵占區用的日偽貨幣什麽樣

抗日期間敵占區用的日偽貨幣什麽樣

抗日期間敵占區用的日偽貨幣主要有:

1、日本軍票

二戰時期,日本瘋狂發行軍票,日本軍民的壹切公私經濟的收支,完全使用“軍用手票”,更逼令占領地居民兌換軍票作為貨幣。由於軍票發行時不會有保證金作為兌換支持,也沒有特定的發行所,所以軍票不能兌換日圓。基於這個緣故,日本政府以此作為支配占領地經濟的壹種手段。戰後,軍票淪為廢紙,給日占區人民帶來了巨大損失。

2、偽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的“聯銀券”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日本侵略軍侵占了華北大部分地區,並扶植漢奸王克敏在北平組織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為了達到以戰養戰,以華治華的戰略目的,更為了能全盤掌控華北金融,日本侵略軍籌備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發行“聯銀券”。聯銀券的濫發,造成當時物價飛漲,人民苦不堪言,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大量財富被日本侵略者掠奪,華北人民將此券稱為“漢奸票”或“走狗票”。中國聯合準備銀行所發行的紙幣有,第壹套龍票(又稱右龍票)1元、5元、10元和100元面值,輔幣券有半分、1分、5分、1角、2角、5角券.第二套為小龍票(又稱左龍票),面值相同,年份不同,後來又設計印發了面值5000元的大鈔,但未及發行日本已投降。

3、偽中央儲備銀行的“中儲劵”中央儲備銀行是汪偽政權在日本扶持下設立的金融機構。該行所發行的“中儲券”是1941年1月至1945年8月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的主要流通貨幣。中儲劵開始發行時,票面為1元、5元、10元三種,及各種輔幣券,同年增發100元券。後來隨著通貨膨脹的不斷加劇,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萬元券陸續出籠,最後出現了10萬元大鈔。到日偽垮臺時,偽中儲券的發行額已達4.6萬億元。

4、偽滿洲中央銀行的“滿洲國圓”

九壹八事變後,日本操縱偽滿洲國?***發行有改造券、甲號券、乙號券、丙號券、丙改券、丁號券等紙幣6套,25種,面額分為5分、1角、5角、1元、5元、10元、100元、1000元等8個券種,發行總額136億元。

  • 上一篇:手工系列
  • 下一篇:搞笑幽默人生感悟句子照片(精選28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