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文物分別存放在地面文物庫和地下文物庫,每壹座宮殿都是地面庫房。
2015年是故宮博物院誕辰90周年,故宮博物院新開放了原地面文物倉庫壽康宮和寶蘊樓。
壽康宮曾經是清代皇太後居住的宮殿,是乾隆為其母親鈕祜祿氏量身打造的,從故宮博物院建立以來,壽康宮壹直被當做文物庫房,此前從未對外開放。
更為悠久的地面文物倉庫當屬“寶蘊樓”了。1913年初,北洋政府決定將沈陽故宮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所藏文物運到北京。而北京當時又缺少妥善保管的地方,就臨時決定在紫禁城原來的鹹安宮舊址上建造壹處庫房,以存放23萬多件文物。
建成後,寶蘊樓壹直用作文物庫房,只是儲存的文物不斷變化。但是寶蘊樓磚石外表之下,裏面幾乎全是木質結構,在防火防盜等方面略遜壹籌。2013年,為恢復寶蘊樓的歷史風貌、消除安全隱患,故宮博物院開啟修繕工程。
2015年5月完成。修繕後的寶蘊樓,從“文物庫房”變身展廳,設置“故宮博物院早期院史展(1925-1949)”、故宮特色文創產品展示區等,壹部分區域作為文化研究與學術交流場所。
因為北京冬春風沙、夏季高溫酷暑,地面上防火、防盜、防塵、防震等條件均達不到保護文物的要求,故宮博物院在八十年代就開始修建地下庫房,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庫房又出現了新問題:那就是所有房間只能設置壹個溫度壹個濕度,不能根據每個房間的需要自行設。
所以盡管保存不同材質的文物,也只能按照最脆弱的書畫保存要求來設置溫度、濕度,這就沒辦法滿足另壹些文物的保存要求。但是改善空調系統,建壹個現代化的地下庫房需要四個億。
考慮到這個地下庫房保存了九十萬件文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文物庫房,三層,22000平方米。國家相關部門認為,保存這麽多文物花四個億是值得的。於是,故宮的地下庫房保存條件得以改善。
擴展資料:
故宮地下文庫:
地下文物庫采用三層全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消防系統和防盜系統都很完備,而且是恒溫恒濕,不但具備抗震能力,而且具有戰爭防護能力。“
構造
地庫為壹個架空結構,六面都不接觸泥土,四周為“回”字形,下面被柱子撐起,這樣的設計可以防水、防潮。
溫度
地庫有中央空調系統,並有自動感應的氣體滅火裝置。空調系統由計算機全自動控制,保證寶庫內溫度常年控制在14.5℃至16.5℃之間,濕度則依據文物不同設定在45%至55%之間。
應急
消防系統采用了火災自動報警和氣體滅火裝置,按照防火區域配備了足夠的滅火劑。壹位安全人員形象地描述:壹旦發生火災,系統可在30秒內完成自動滅火噴灑,而且不損傷文物。
百度百科-故宮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