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學與紅學曾並稱當世兩大顯學,與紅學相比,敦煌學更具國際性。據劉永增介紹,目前世界上有二三十個國家設有敦煌研究機構,因此也有“敦煌在中國,研究在世界”的說法。但是劉永增認為研究敦煌學需要很高的學術水平為基礎,其中包括佛學、歷史學、藝術學及少數民族文字學等,敦煌學入門很難,很多大學生畢業三四年也無法參與研究工作。
敦煌是中國漢唐時期中原與中亞、南亞以及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是著名的“絲綢之路”上的壹顆璀璨的明珠,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起到橋梁作用,因此也吸引著世界的學者。敦煌學的興起也與19世紀的世界範圍內的探險熱有關,此前國內總評價這些探險家是特務、軍事間諜等,其實只是中間有少部分人有這種不良目的,而目前對這批探險家的評價也有所緩和,如稱斯坦因是“騙賣”敦煌文物。
沙州、敦煌不能混用
電視連續劇《大敦煌》是導演陳家林傾力打造的“壹部帶有傳奇色彩的歷史正劇”,有關敦煌的歷史記載較少,該劇中大部分的情節都是虛構的。劉永增向記者表示因為時間原因,目前自己只看了其中的四集。在觀看過程中劉永增發現該劇在描寫宋朝時段時,關於敦煌的稱謂有些混亂。敦煌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得名,漢代的敦煌郡到宋代時已經改為瓜沙二州。瓜州市今安西縣,沙州是今敦煌縣。而在電視劇中卻把瓜州與敦煌並提,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的。沙州此後又幾易其名,恢復敦煌的舊稱是清朝的事了。
藏經洞是古人的垃圾箱?
探險家斯坦因,1907年來到了敦煌,幾經周折,終於買通了王道士,當斯坦因進入藏經洞時,眼前的壹切使他驚喜不已,那密密麻麻的手抄本幾乎堆得有3米高。斯坦因從中挑選了許多好的寫本、絹畫等,拉了滿滿24箱寫本和5箱藝術品,經過長途跋涉,於1909年運到了英國倫敦,入藏倫敦大英博物館。斯坦因根據洞窟中有相當數量的寫本碎片、經帙布、經卷木軸等提出“廢棄說”,認為藏經洞是作為寺院廢棄文書的壹個場所。日本學者藤枝晃也認為,印刷佛經流行後,卷軸也是廢棄。
《大敦煌》采用的主流觀點
關於電視劇《大敦煌》對藏經閣由來的表述,劉永增認為該劇采用的是學界主流觀點——“避難說”。劉永增介紹說,目前大多數人贊同藏經閣是西夏入侵敦煌時被人封閉的,這壹觀點也是法國探險家伯希和最早提出的,當年伯希和在敦煌翻檢了大部分漢字文卷,據他統計文卷中最晚出現的紀年是998年,且藏經洞內沒有發現西夏文寫本,因此伯希和認為藏經洞是為避西夏人1035年的入侵,在非常情況下倉皇封閉的。目前發現最晚的寫本紀年卷子是1002年,與伯希和的發現差不多。此後日本人井上靖曾寫過壹部小說《敦煌》,也采信的是這個觀點。劉永增表示對藏經洞的由來還有很多觀點,但都是壹些猜測,因為沒有具體歷史記錄,這只能是壹個永遠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