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歷史久遠有著許多的文物,但許多愛好文物的人都不會願意它們流落海外。而還有壹些人是無私的,他們會選擇把自己苦心保留的文物捐給國家,以此來保護文物。就連溥儀也是無償捐獻過壹些,像如今收藏在故宮博物館的那枚田黃石三聯章。田黃石三聯章本是乾隆皇帝的印璽,溥儀被趕出紫禁城的時候就貼身帶著他,直到1955年把它捐給了國家。然而有壹些人卻把文物無償捐獻給美國,國內的人從他哪裏只能花取巨額來購買,有時候還不賣,這個人名叫翁萬戈。
翁萬戈的家中有著大量的文物,其中還有不少是精品,而這些並不是他收藏的,而是他從家族之中得到的。這壹切都要從壹個人說起,他名叫翁同龢,對於晚清,可能大多人對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人都比較熟悉,而翁同龢正是跟他們是同壹時代的人物。翁同龢1830年出生,1904年去世。
他的經歷也不簡單,鹹豐六年(1856年),得了殿試的第壹名,也就是狀元。後來更是兩次進入軍機處,先後擔任同治、光緒的帝師。那些文物也不是翁同龢壹代人累積下來的,他的父親是體仁閣的大學士翁心存,在朝中也是頗有影響的壹個人物。特別喜歡收藏書,根據記載來看,他曾經壹次購買過4萬冊的藏書,都是極有收藏價值的。
在翁心存去世後,按照古人的邏輯,藏書大半是給了長子翁同書,可翁同書去世後卻把藏書給了翁同龢。翁同龢大概是繼承了父親喜歡收藏的喜好,時不時的購買壹些,別人為了討好他這個帝師也會特意找來名貴的藏書相送。翁同龢在京城當官當了四十多年,他手裏握著的人脈是壹般收藏家遠遠不能及的。後來的學者壹向認為,他的收藏有很多高學術價值的善本,按標準還屬於國寶級重要文物的那種。
不過翁同龢雖然壹輩子收藏得多,可他沒有兒子繼承,於是在去世後,他所有的遺產都給了哥哥翁同爵過繼給他的兒子翁曾翰。不巧的是,在之後的傳承之中又有人沒有孩子,只好從翁同龢哥哥翁同書的後代裏找壹個孩子來繼承,而這個孩子正是翁萬戈。這樣算來可不是遠了幾輩,也是壹個天上掉餡餅的事,只因沒有孩子啊。
翁萬戈出生在1918年,他被過繼並且接受家產的時候才兩歲。從兩歲開始,他以後的生活都不必再愁,這些文物可夠他活幾輩子的。為了保護這批收藏,1938年戰事剛起,翁萬戈就把收藏打了包,從天津運去上海轉道去了美國紐約。從這以後他就壹直定居在紐約,估計翁同龢怎麽都不會想到,自己花了壹輩子收藏的文物最終的歸宿是國外的博物館。或許還是世代相傳吧,當初翁同龢就能為了跟李鴻章的恩怨耽誤北洋水師。
2000年,翁萬戈把家藏的80多中宋元明清珍惜古籍,通過拍賣公司以4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上海圖書館。買也沒什麽,畢竟這是人家家藏的,然而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翁萬戈轉頭就免費給美國捐贈了壹批。2018年12月13日,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宣布,他們接受翁萬戈給的史上數量最多並且意義最非凡的壹批書畫捐贈。
這批文物壹***是183件,其中包括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4件刺繡。這些文物價值各有不同,基本上包括在十三個世紀五個朝代中。而翁萬戈本人還是波士頓博物館的長期資助人,1875年翁同龢狠下心購得的長江萬裏圖也被他送了出去。這幅圖,翁同龢買回來之後愛得不行,足足花了他四百兩銀子都舍得,就這樣輕描淡寫的無償捐贈了出去。不知翁同龢要是知道他幸辛苦苦收藏的藏品,就這樣被翁萬戈送給了外國會不會氣得冒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