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喜歡用刀打架,這也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因為日軍學到的戰鬥技巧都是19世紀末法軍的。當時的法軍特別強調火力掩護下的群體刺刀沖鋒。比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八裏橋戰役,英法聯軍很難用炮火打敗清軍,但兩個步兵連的刺刀沖鋒就徹底擊潰了數萬清軍。
日軍對肉搏戰的熱愛也受到傳統武士道精神的影響。肉搏戰是壹種冷兵器近戰,很能考驗士兵的意誌力。日本就是要充分利用肉搏戰來打破敵人的心理防線。比如在戰鬥中,槍支彈藥和火炮仍然是遠程攻擊。但是,當壹群敵人拿著明晃晃的、有威脅的刺刀進行肉搏戰的時候,當他們看到同伴的胳膊或腦袋被劈開砍下來的時候,他們的心理壹下子就崩潰了,士氣自然就土崩瓦解了,也就自然而然地達到了日軍進攻的目的。?
刺刀訓練要求日本新兵,要求非常嚴格。日軍制式步槍是38式步槍,槍身較長,刺刀長近1.7米(二戰時期日軍平均身高只有1.5米多壹點)。在肉搏戰中,這讓日軍在刺刀戰中占了上風。當時抗日戰爭中,國軍與日軍作戰,通常要四五個國軍才能與日軍戰平。
但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面對的是普遍配備自動武器的美軍,遠距離的刺刀沖鋒相當於自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美軍火力強大,槍支彈藥源源不斷地從美國運出,不需要錢,所以美軍沒有必要節約。
而且美軍壹直是財大氣粗。進攻日軍占島時,戰術方法是對島嶼進行多次轟炸,等到炮火把表面的泥土全部炸掉,再上岸收拾抵抗過的日軍。這個時候就不會有肉搏戰了。因為美軍的普通戰鬥班裝備齊全,包括加蘭半自動步槍和湯普森沖鋒槍,彈藥供應充足及時,近戰火力十分兇猛。日軍想和美軍打,美軍不給他們機會。所以中國戰場上還是發生了肉搏戰,當時國軍的武器裝備確實落後。
其實時間久了,國軍對日軍的肉搏戰也不是很可怕!日軍入伍時接受過長時間的刺刀訓練。八個月的訓練足以讓日軍精通各種刺刀技巧。抗戰後期,中國軍隊開始意識到刺刀技術的重要性,開始普及刺刀訓練。
所以日軍這麽喜歡用刺刀打仗,無非是為了鼓舞自己的士氣,消滅對方的抵抗。因其訓練有素,凸顯日軍。但當中國軍隊的刺刀訓練開始後,日軍變得不那麽可怕了,刺刀技術的作用並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