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洪的壇子或香爐的內口邊緣,有時會裝飾壹兩根青花弦。
3.在肩部和gaskin(靠近小腹底部的部分)出現青花變體蓮瓣紋和簡化蓮瓣紋。通常這種輔助紋飾不是成化就是弘治。但肩章和蓋斯金的青花方形蓮瓣紋和簡化蓮瓣紋,不是弘治就是鄭德。
4.蓋斯金常以螺絲形狀的蓮花花瓣裝飾,封面上的裝飾圖案多與肩部或蓋斯金的輔助裝飾圖案相呼應。這種螺旋狀的蓮瓣邊飾,明代景泰、天順出現,成化盛行。
5.成化常仿宣德紋飾,故多見吉龍、香草龍。到了明末,這種圖案在明朝已經很少見了,就算有也很俗。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我們看到了龍葵和香草龍的精致逼真的仿制品(這與康雍愛仿大明瓷器有關)。
6.肩部通常裝飾有長達壹周的藍白條紋圖案。這種條紋圖案自成體系,在明代中期的罐、瓶上經常出現。是成化至弘治的重要邊緣圖案,很有時代感。
7.在明代,嬰兒戲圖很普遍。明中期以4至16人為主要人物,背景多為田野風光。明末或清代,背景多為四合院,壹般有2至3個男生。
8.成化瓷器上的人物線條在畫面中占有很大比例,畫出來的線條都是圓的。比如人物的臉是橢圓形的,衣服畫成圓弧形,巖石的線條柔和沒有凹凸感,有的是橢圓形。此外,成化構圖飽滿,景觀布局對稱。弘治的人物圖案通常占畫面比例較小,景物空靈深遠;鄭德的人物有大有小,景物對稱,布局穩重。
9.成化喜歡用梵語(古印度書面語)作為裝飾主題。器皿多為寺廟供品,所寫內容多為佛經和咒語。咒語的目的是消除災難。鄭德習慣於以阿拉伯語為題材,文本內容主要是吉祥語、諺語、古蘭經和對器皿使用的描述。
10,十字杵紋:雙頭杵交叉成十字,成化年間非常流行。據《李本紀》、《明史》、《明史》等記載,成化晚期,在首都修建了寺廟,並在宮殿裏舉行佛教儀式。瓷器中出現了梵文、藏文和佛教相關的題材。“這應該與成化後期憲宗的涼佛教有關”(見故宮博物院編孫應洲《陶瓷世界》,P105)
11.成化官窯釉中氣泡細膩、均勻、稀疏。這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特性。千萬不要忽視識別,以免出錯或遺漏。
12,器底腳釉往往與器身釉的色調不壹致。足的釉是白色的,體的釉的顏色是白色和藍色。這個特點始於成化,是歷代所沒有的。
13,明代胎體白軟,琺瑯飽滿透亮。在燈光的透視下隱約可見壹些物體,屍體泛著淡淡的紅色。但不是絕對!當合成工件的全貌時,避免以偏概全。
14,成化瓷有正規補胎,坯體橫縫痕跡不明顯,盤底常崩(向下崩),碗、盤的輪圈直而高。官窯青花瓷器分底釉和澀底釉兩種,大部分都是上釉。成化民窯雖不如同時期的官窯精致,但大多質量上乘,質地潔白細膩,瓷度好,繪畫工整,這在明代最為突出,甚至超過了明末的官窯。弘治民窯畫多為塗抹。鄭德民窯胎體厚重,厚薄不均,橫縫痕跡明顯,碗圈足直而高。
15,明代中期民窯的底部多為粗胎,嘉靖以來多為釉底。
16,明代民窯器常有類似竹絲的刮痕,尤其是內部和底部粗糙,是修坯時留下的。
17.與清代瓷器相比,從整體上看,明器的釉汁更飽滿,古拙和不均勻,漏釉和收縮更為普遍。在毛胎上,尤其是胎釉相交的外露胎邊,氧化鐵紅較為常見,有的顏色較淺,有的呈橙紅色。
18、明中葉指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鄭德[1506-65438+。中國青花瓷經歷了明正統、景泰、天順的空白期(又稱黑暗期),景德鎮禦窯廠瓷器生產到成化全面恢復。因此,明代中期是中國陶瓷燒制史上的壹個重要歷史時期,瓷器質量非常高,被稱為“青花瓷振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