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上展示的只是壹個片段,而整個舞劇通過“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七個篇章,講述了壹位故宮青年研究員“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視角“窺”見畫家王希孟創作《千裏江山圖》的故事。
故事很簡單,卻用舞蹈的形式,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與舞姿中穿越到千裏江山圖中,壹起感受祖國山川的雄奇壯美。而壹段舞蹈,卻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國文化,也激發了我們去欣賞中國繪畫的興趣。
那麽這幅《千裏江山圖》的背後,到底都有哪些故事呢?這幅畫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壹,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他的作者是誰呢?想必在當時,應該也是壹個很有名的畫家吧?可實際上呢,它的作者王希孟,創作這幅畫的時候才十八歲。大家可以想想,十八歲的我們是什麽樣子?青春,朝氣蓬勃。
王希孟是皇家畫院的壹個學生,不過是宋徽宗親自挑選的學生。而他創作這幅畫的目的,或者就像我們十八歲的時候,只想把自己所有的才華都展現出來,讓別人看到自己最好的壹面。
那麽, 壹個十八歲少年創作的千裏江山圖到底好在哪裏呢?是把祖國山川描繪的非常壯美嗎?是讓我們感受到層巒疊嶂、煙波浩渺、小橋流水、漁村野市嗎?或許我們看其他中國的山水畫也都能感受到這些。他的特色之處,我想,還是在於王希孟,因為他只有十八歲。
十八歲少年眼中的中國山水,十八歲少年心中的那種蓬勃向上,十八歲少年的那種無所畏懼,十八歲少年的那種大膽生猛。
壹是材料的不計成本。
這幅千裏江山圖,長11.91米,它的長度是清明上河圖的兩倍,用的材料是桑蠶絲畫布。在當時,即便有名的畫家,用這樣的畫布都很少。而王希孟,在畫材上,就要用最好的。用的顏料也是礦物質顏料,線稿打底,赭石上色,孔雀石再上兩遍,最後用珍貴的石青上色。幾遍顏色下來,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濃墨重彩,只此青綠。
二是構圖上的巧妙。 中國畫的構圖手法被稱為三遠,即: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深遠、平遠,三遠中能夠達到壹遠,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可是千裏江山圖,卻實現了這三遠。走進圖畫,我們站在山腳仰望山巔,山的雄奇壯美,山高之俊秀盡在眼前,這是高遠。而爬到山間,層層疊疊,連綿起伏,山後還有山,這就是深遠。爬到山頂,看遠處的山川、小橋流水、山中人家也盡收眼底,這就是平遠。
三是技法和重彩。 壹般人畫山都是采用壹種技法,而王希孟畫山頂、山腳、山路,都是各種不同的技法混合使用。而最最讓人驚嘆的就是重彩了。我們知道,中國畫的作者們都比較愛惜自己的筆墨,而且講究留白,濃淡相宜,水墨畫較多,像這樣使用重彩壹層層上顏色的太少了。而這種青綠色,使用的石青顏料,在當時也是相當珍貴的,顏料比黃金還要珍貴。所以,從王希孟的整個創作過程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不計成本,構圖、筆觸、顏色都相當熱烈的畫作,展現了千裏江山的青山綠水,壯麗多姿,曲折入微,變幻無窮,讓人贊嘆。
橫屏我們再看看:
看完畫作,我們再去看舞蹈,好像有了壹種錯覺,是美人入畫了,還是美人從畫裏出來了?
可是,我們看完精美的《千裏江山圖》,欣賞完美倫美幻的舞蹈,了解了王希孟創作的故事,卻更加懷念我們的十八歲了。十八歲的王希孟創作完這幅畫不久就離世了,他的死因也眾說紛紜,壹直都是個迷。好像他的壹生就只是為了這幅畫,而他,也永遠活在了十八歲。如果他沒有那麽早去世,後來會不會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呢?我們不得而知,只是人生也沒有如果。
到了中年,我們才發現,自己十八歲的時候,也是那樣,不遺余力地去展示自己,毫無顧忌地去追求自己的熱愛,勇敢、熱烈、沖動、無畏。那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會壹直這樣,會壹直充滿激情地走下去。可是如今,早已被虐三千遍的我們,壹天天老下去,奢望也在壹天天消失,再也不會像王希孟那樣,用最好的顏料,最好的畫布,最多的技法,拼盡全力也要畫壹幅能讓大家滿意的《千裏江山圖》。
《千裏江山圖》只有壹幅,而我們的人生也只有壹次,拼盡全力固然好,可是也要留點力氣愛自己。十八歲雖然已經回不去,但是我們可以保留那份對生活的熱情,再加上如今的張弛有度,即使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願我們每壹個人,都不必慌張,用自己壹生的時間,慢慢地繪制壹幅屬於自己的千裏江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