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老人去世以後,留下了滿滿壹櫃子遺物,人家以為留下的,是壹些珍貴字畫文物古董。等櫃子壹打開,人們傻眼了,那是壹櫃子兒童玩具。原來,老人生前最喜歡的事兒,就是玩兒童玩具。與玩具在壹起的日子,啟功老人的壹顆童心永遠跳動著。老人說:“哎,人生其實沒那麽復雜,就是找樂子啊。”老人壹生飽經風霜,把度過關山萬重的人生歸結為找樂子。
京城大玩家王世襄活了95歲,中央電視臺在當天深夜的新聞節目裏播出了新聞,標題就是《那個最會玩的人去了》。王世襄的身份是文物專家、收藏家、大學者,可老人並不在乎這些成就,他稱自己為專業玩家。
他當年在燕京大學文學院讀書時,便有臂上架著大鷹、懷裏揣著蟈蟈到學校上課的驚人之舉,學堂上常傳來壹陣陣蟈蟈聲。後來,王世襄在收藏、鑒定等方面贏得盛名,卻依然我行我素,玩耍著自己的人生:“秋鬥蟋蟀,冬懷鳴蟲……挈狗捉獾,皆樂此不疲。而養鴿飛放,更是不受節令限制的常年癖好……”他玩的東西五花八門、奇形怪狀,粗略算來,便有蟋蟀、鴿子、大鷹、獾狗、摜跤、烹飪、火繪、漆器、竹刻、明代家具等,直玩得人生雲山霧海,不亦樂乎。有壹天秋陽高照,庭院中有簌簌落葉,90歲高齡的王世襄老人玩著蟋蟀,他笑呵呵地總結自己玩耍的壹生:玩即學,學亦玩。這是何其返璞歸真的大境界。老人還說:“我活下去,就是整天琢磨著怎樣玩好,玩開心,不虛度,找快活的事兒做。”
我的朋友付先生40多歲了,他是壹位建築師。付先生40歲以前,在朋友圈的娛樂社交江湖上蝴蝶壹樣穿梭。可40歲以後,他整個活法都變了,躲進小樓成壹統。他都玩啥去了呢?我很好奇,因為我的人生過得比較糾結,自家還沒買上車時,就在為買不起飛機而痛苦了。有壹天,我謝絕了喝茅臺酒的聚會,夏夜裏去付先生的府上拜訪,順便討壹杯茶喝,進屋卻看見他竟對著壹個小瓶子裏的螢火蟲喃喃自語,目光裏,是無限愛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