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枚金幣》告訴了我們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珍惜的道理。
《壹枚金幣》是北師大版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十單元“金錢”中的第壹篇主體課文。課文記敘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兒子懶惰成性,萬般痛心與無奈,只好打算將所有的財產送與別人。
母親在兩次放縱兒子蒙騙老人之後,只好勸兒子自己掙壹枚金幣,老人壹連三次把金幣扔進火爐裏,直到相信金幣是兒子掙來的故事。
擴展資料
《壹枚金幣》
從前有個老人,他有壹個花錢如流水而且很懶惰的兒子。老人壹輩子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見兒子還是這樣,再也受不了了。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來說:“把我們的財產隨便給誰都行,就是不要給兒子,這懶鬼什麽活都不幹,壹文錢也掙不來。”
母親聽了非常難受,替兒子辯解道:“怎麽——他哪能什麽都不會呀?”老人堅決地說:“好,要是他行,就叫他掙錢去!哪怕掙壹枚金幣也好,我就把全部財產都給他。”“好。”妻子說。
她來到兒子跟前,給他壹枚金幣,教他說:“妳到外面逛逛去,願意到哪裏就到哪裏。傍晚回來,把這枚金幣交給妳爸爸,就說是妳掙來的錢。”
兒子就這樣做了,傍晚回來,把金幣交給爸爸。爸爸接過金幣,扔進火爐裏。“這不是妳掙來的。”他說。兒子笑了起來,走開了。
媽媽又給兒子壹枚金幣說:“明天妳到山裏逛逛去,到傍晚,要跑兩裏路,跑得渾身冒汗,然後到妳爸爸跟前,對他說:‘這枚金幣掙來可不容易啊!’”兒子就這樣做了,到傍晚,筋疲力盡、滿頭大汗地跑到爸爸跟前說:“爸爸,妳看,我渾身都濕透了!這枚金幣掙來可不容易啊!”爸爸接過金幣,又把它扔到火爐裏。“別騙我了,孩子,”爸爸說,“這不是妳掙來的。”兒子又笑了笑,走開了。
媽媽曉得事情不行了,就說:“不,孩子呀,不能再騙爸爸了,妳得自己掙錢去,找活幹,哪怕壹天掙兩文錢也好,把掙來的錢交給爸爸,他會相信妳的。”
兒子聽了媽媽的話,走了,真的幹了整整壹個星期活。他幫著這個收割莊稼,又幫著那個蓋房子,掙夠了壹枚金幣,帶回來交給爸爸。老人接過金幣,仍然把它扔進火爐裏。“不,孩子,這也不是妳掙來的!”
兒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裏把金幣抓出來,大聲叫道:“爸爸,妳瘋啦!我替人家當牛做馬,整整幹了壹個星期的苦差事,才掙來這枚金幣!而妳,卻把它扔進火爐裏去燒!”這時老人說:“現在,我相信這是妳自己掙來的錢了!
百度百科-《壹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