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榆林第三窟有3幅壁畫,破解了哪3個歷史之謎?

榆林第三窟有3幅壁畫,破解了哪3個歷史之謎?

參觀榆林石窟第三窟的時候,曾經見到了壹尊千手觀音,並感悟出三個關於人生的哲理,其實在石窟中,還有三幅寫實的壁畫,分別是五十壹面千手觀音變之牛耕圖,五十壹面觀音變之冶鐵圖,五十壹面觀音變之釀酒圖。

第壹幅牛耕圖

這幅牛耕圖,畫在石窟東壁的南側,畫面上是壹個農夫,他揮鞭扶犁,正在駕馭兩頭犍牛在耕田,這幅畫畫得非常生動,透過畫面,可以讓人看到西夏時代農民在田裏忙碌的情形。

下面就是劃重點的時刻,畫師筆下的牛犁是壹幅直犁,而在當代的考古活動中,西夏出土的文物中,顯示的西夏農民用得卻是曲轅犁——答案只有壹個,畫師有可能來自中原,他們畫的直犁,不小心泄露了唐代壹脈相承的直犁耕種傳統。

這也反映了西夏民族從遊牧騎射,開始向農耕定居過度,其發展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也就是說,當時西夏民族對外來的高科技,普遍處在壹種不接受的“排斥”狀態。

第二幅冶鐵圖

西夏雖然國力不發達,戰鬥力在當時也是壹般壹般,世界第三,但有壹樣東西,卻對其他國家,處於碾壓的狀態,那就是鐵制甲胄和刀劍的制作技術。

有讀者看到這裏,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那就是西夏國力並不發達,為何會有如此之高的冶鐵技術,我們在這幅壁畫上,可以輕易地找到答案,因為在冶鐵圖壁畫的畫面正中,放著壹個立櫃式雙木風箱。

想要冶鐵,想要練出更為純凈的鐵,必須要使用風箱來鼓風,當時其他的國家,還在用皮囊鼓風,或者使用立櫃式單木風箱的時候,西夏的匠人,就已經開始使用立櫃式雙木風箱了。

正是這個可以不間斷地鼓起更大的風的秘密武器,才讓西夏熔爐裏的煤炭燃燒的更充分,而鐵礦石中的雜質,更容易被提煉出去,這才讓西夏的冶鐵技術,產生了壹個質的飛越。

這幅壁畫,就是壹件高科技風箱,改變壹個國家整個冶金“行業”現狀的實例。而西夏冶鐵技術,為何會呱呱叫,這就是最真切的回答。

第三幅釀酒圖

華夏民族的酒類發展史,經歷過兩個階段,第壹個階段是釀造階段,也就是用酒曲釀酒,第二個階段就是燒酒階段,利用酒精和水的沸點不同,而蒸餾出更為純粹,酒質更為甘冽的酒液。

我國酒類的制造專家曾經有過壹個爭論,就是唐代的酒,究竟是釀造酒,還是蒸餾酒。在這幅產生於西夏的壁畫上,有壹個非常成熟的塔式蒸餾器——這鐵板釘釘的畫面,就給後人壹個非常肯定的回答,生產力非常落後的西夏,都已經有了非常先進和完備的燒酒燒制設備。

可以想見,曾經與羅馬號稱為世界雙級的大唐,燒酒的技術和設備,也不應該比西夏差多少,壹幅壁畫,就是壹幅立體的歷史,它破解歷史之謎的力量,真的是非常強大!

  • 上一篇:用水槍射人有哪些預兆?妳什麽意思?
  • 下一篇:死牢房囚犯的牢房位置和特殊地形的詳細說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