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歐元的最終完成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1999 65438+10月1至2006 5438+0 65438+2月31為歐元過渡期,歐元匯率固定在1999 65438+10月1,不可撤銷。金融批發市場的業務以歐元進行。企業和個人可以在銀行開立歐元賬戶,賬戶之間可以進行歐元的收付,但歐元紙幣和硬幣尚未投入流通。
為了有效避免假幣擾亂市場和流通期限可能造成的混亂,歐盟已經宣布,歐元與歐元的雙幣流通期限將從2002年的1由原來的6個月縮短為2個月,即歐元將從2002年3月的1起正式取代成員國原有貨幣成為法定貨幣。
自2002年3月1起,歐元區各國原有貨幣完全退出流通,但仍可通過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兌換。歐元將成為歐元區12個國家的唯壹貨幣,歐洲統壹貨幣將正式形成。
第二,歐洲貨幣聯盟成員國和歐元成員國之間的差異
EMU成立於1978,是歐洲貨幣聯盟的簡稱,有15個成員國。歐洲貨幣聯盟中的英國、丹麥、希臘和瑞典當初都沒有參與歐元,至於瑞士,兩者都沒有。
三、歐元紙幣和硬幣的面值
歐元紙幣有7種面額,分別是5歐元、10歐元、20歐元、50歐元、100歐元、200歐元和500歐元。1歐元=100積分。該地區各國印制的歐元紙幣正面和背面都有相同的圖案。
歐元代幣(硬幣)有八種面額,分別是1、2、5、10、20、50、1和2歐元。與歐元紙幣不同的是,歐洲貨幣聯盟規定歐元輔幣正面采用相同的圖案,背面的中心圖案可以由歐元區國家自行設計,但外緣要采用歐盟的12五角星圖案。不同國家鑄造的歐元硬幣可以自由流通。
四。在零售業務領域,安排歐元過渡期。
1999 65438+10月1歐元正式上線。零售業務方面,安排了三年過渡期,方便公眾熟悉和接受新幣,即從1999 65438+10月1至2001 65438+2月30日。在過渡期內,壹個基本原則是“不強制,不禁止”,即客戶有權選擇是否使用歐元。因此,在過渡期內,歐元和歐元可以同時使用,相互替換,兩者之間有固定的換算率。但歐元只是以記賬貨幣的形式存在,日常生活中仍廣泛使用各種貨幣的現金。但歐元現金是在2002年初推出的,直到2002年7月1,歐元現金才徹底退出流通。
五、在金融批發業務中,歐元的開辦安排。
金融批發業務方面,從199965438+10月1開始,所有交易均以歐元為單位,包括銀行間資金存管、轉賬、債券發行與交易、外匯市場交易、股票估值與交易。德國馬克、法國法郎、荷蘭盾等歐洲貨幣的大部分知名外匯牌價都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歐元的外匯牌價。銀行間拆借利率,如Fibor、Pibor、Bibor等。已經不存在了,而是Euri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