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修之前,師兄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匆匆忙忙,有的帶著疲累,有的掩飾不住見面後的興奮……但是,只要《慈經》的旋律響起,整個場所瞬間就會安靜下來,大家馬上就會安住下來,這個時候,慈愛的氛圍如佛光壹樣,照耀著我們。
音樂,恰似叢林裏吹來的清爽的風。黃慧音天女般的聲音,宛若帶著佛菩薩的慈悲與祝福,給人無限的寧靜與喜悅:
願我無敵意、無危險。
? 願我無精神的痛苦。
願我無身體的痛苦。
願我保持快樂。
? 願我的父母親,我的導師、親戚和朋友,我的同修,
? 無敵意、無危險。
? 無精神的痛苦。
?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導師開示說,聽《慈經》要隨文入觀,把《慈經》的每壹句話,都當做自己的願望,讓這份慈心從自身開始,延伸到周邊的人,再遍及壹切眾生。每天在座上聽經,不斷地模擬這樣的胸懷和心行,座下以慈心待人接物,努力實踐,久而久之自然成就慈悲心。
我們牢記著導師的教誨,我們以無限的慈心,包容世間的壹切。由上而下,由左至右,讓這份慈愛的祝福傳遍宇宙,撫慰生命,溫暖世界!我們彼此在行為上修慈心、在言語上修慈心、在心念裏修慈心。我們以佛菩薩為榜樣,培育對壹切眾生的慈心。
多壹個人平靜下來,世界就多壹分安定;多壹百個人平靜下來,就多壹百分安定。在這越來越繁雜喧鬧的人間,《慈經》洗去了我們的浮躁、煩惱,讓我們在慈愛與寧靜的氣氛中,進入壹個清新、安詳、喜悅的新境界。每次***修之前,當大家的慈心壹起被調動起來,氣氛真的很好!很多師兄都會感慨,喜歡***修時的氣氛。
《慈經》的緣起是這樣的:佛陀時代,有壹群比丘在森林裏修行,受到了森林的精靈(大多數是樹神)的困擾,導致他們無法好好禪修。最後,他們再也無法忍受時,便回到佛陀處,請求佛陀的幫助。佛陀透過神通觀察後,對比丘們說:“比丘們,除了那裏,沒有更適合的處所了。妳們必須回到原來的地方。”比丘們聽了後便說:“佛陀,為什麽您還要我們回那樣的地方呢?回去後仍然會受到樹神的壓迫,而無法禪修。”佛陀回答:“之前妳們到那裏,是沒有帶著‘武器’的,現在我將給予妳們‘武器’。妳們帶著‘武器’回到同樣的地方,繼續練習禪修,那裏是唯壹的處所。”
佛陀給予他們的“武器”,就是無限愛心的修習法——慈心(Metta)。於是佛陀便為比丘們講了這部經,比丘們在學習了慈心觀的方法後,重返森林,安心並順利地禪修了。
我願日夜精進,修持此《慈經》。
這是我們三級修學的壹個師兄的分享,受益匪淺,但願更多的人能去聆聽《慈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