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北京頤和園建於1750年,1860年戰爭中嚴重損毀,1886年原址修繕。其亭、廊、堂、寺、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川、開闊湖泊和諧而藝術地融為壹體,是中國風景園林設計的傑作。
歷史演變:
1.明朝弘治七年,明孝宗的奶媽幫助羅氏夫人在翁山前修建了袁晶寺,後來廢棄了。此後,翁山周圍的園林逐漸增多。明武宗在湖邊建了壹座宮殿,叫“善山園”,是皇家園林。明武宗和明神宗都曾在這裏劃船。明朝Xi年間,魏忠賢曾將山浩園林據為己有。
2.清朝乾隆初年,為了給崇德太後六十大壽做準備,乾隆皇帝以治理京西水系為借口,下令擴建挖掘西湖,以保證宮廷園林的供水,並為周邊農田提供灌溉用水。乾隆皇帝以漢武帝挖昆明池練水軍為典故,將西湖改名為昆明湖,並將挖出的泥土建在湖北翁山上,並將翁山改名為萬壽山。
3.清漪園建於乾隆二十九年,耗資480多萬元。園內主要建築是大報延壽寺,有壹條700多米長的走廊。頤和園萬壽山清漪園的建築很少,有政治的,也有住宅的。乾隆皇帝當天遊覽了清漪園,從此不在園中居住。
4.清朝道光年間以後,由於國力衰弱,清漪園逐漸荒廢。由於資金有限,我集中財力恢復了千山建築群,並在昆明湖周圍築起圍墻,改名頤和園,成為離宮。
5.園內建築及文物毀於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光緒二十八年(1902)修復。頤和園雖然總體上全面恢復了清漪園的景觀,但很多在質量上有所下降。由於慈禧偏愛蘇式彩畫,很多房子的亭臺樓閣的彩畫也從河西彩畫變成了蘇式彩畫,在細節上改變了清漪園的原貌。
歷史事件:
頤和園是紫禁城之外晚清最高統治者最重要的政治外交活動中心。它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見證,是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地方。
光緒十六年,頤和園東宮門右側建了壹座小型發電廠。叫“頤和園電處”,提供給頤和園。該所是北京最早的發電設施,市內有“西苑電務所”。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西苑和頤和園兩套發電機組和電燈被毀。
4月28日,光緒皇帝光緒在頤和園仁居寺召見康有為。生活康走進總局糖人,舉辦了壹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4月23日宣布改革後,光緒皇帝12次到頤和園召集維新派和改革方案。八月初四,慈禧太後從頤和園回宮。
兩天後,她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逮捕並殺害維新派,變法未能通過。變法期間,慈禧住在頤和園。頤和園成了守舊派的中心,反對改革,準備政變。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長期被幽禁於園中玉璽殿。
21年7月,光緒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逃離了頤和園。7月25日,俄羅斯軍隊首次入侵頤和園。未來日、英、意軍隊將相繼占領。在占領頤和園期間,侵略者掠奪珍寶,許多建築再次被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