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專訪“明清家具-承載工具”特種郵票設計者

專訪“明清家具-承載工具”特種郵票設計者

優雅、簡潔、流暢,這些詞遠遠不足以形容明清家具的風格和氣質,但馬剛這位天才設計師卻壹心要通過郵票來表達明清家具的無言之美。

《明清家具-創業》是去年發行的第二套“明清家具”郵票。設計師依然是中央美院的馬剛教授,但這次他有了合作助理於山。由於全系列規劃變更等原因,“方位”郵票規格由去年發行的全套6枚“座次”郵票改為平頭、方桌、香燭、歪頭、酒桌等全套4枚郵票。這些從浩瀚的古典家具文化中流傳下來的經典作品,沒有壹件是容易放棄的,這是馬剛遇到的第壹個挑戰。反復考慮,精心選擇,是設計之初的教訓。

兩大兩小:郵票的設計和規格

四枚郵票分別為現藏於關府博物館的明代黃華麗平頭案(壹腿三齒,穩穩當當)、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代黃華麗雕花方桌、現藏於海外的明代黃華麗嵌石香燭(三腿曲、泥托、木石相映)和故宮博物院的鐵力象紋歪頭案。原來的家具是兩大兩小,郵票規格也是按照真實家具的尺寸設計成兩大兩小,即兩件50 mm× 30 mm,兩件40 mm× 30 mm。

咀嚼文字:文字也是浪漫的。

精確而經典的文字是這套郵票的獨特之處。郵票和小額本票上隨處可見文字和描述。有四個耐人尋味的詞,如“壹腿三齒”、“穩紮穩打”、“清清白白”、“古拙淳樸”、“卷腳立葉”、“木石相映”、“四面太平”、“氣局高”。這些評價明清家具的專用術語,都是針對馬剛和合作設計師於山從專業書籍中挑選的家具。這些字是著名畫家杜大愷先生寫的,書法風格與明清家具古樸典雅的外觀非常相似。更早的時候,當馬剛開始涉足明清家具收藏的時候,他同樣被這些文字和家具所驚艷和陶醉。中國的傳統家具和傳統文化是如此密不可分!

整票、小本票上有壹大段明清家具軸承的資料,是馬剛、玉山整理的,並經明清家具專家審定。小本票的英文資料是美國明清家具專家柯蒂斯翻譯的。馬剛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收集文字資料,並特意將其制作成中英文翻譯的形式,讓欣賞這套郵票的中外集郵愛好者看得懂。所以整套郵票不僅經得起設計內容的推敲,也經得起文字專業性的細細品味。

小本票,整票:比繪本更精彩

小本票借鑒了去年發行的“座”字郵票的樣式,在設計上仍采用元代古籍木刻插圖,通過票外古籍插圖展示持票人的功能和特點。相對於簡單大方的郵票圖案,小本票有家具、人物、故事線、文字描述,生動具體地展現了各種容器的使用場合和方式。由於郵票的數量不足以展示所有容器的優雅,除了郵票上展示的四個容器,設計師還在小本票上展示了其他幾個特色鮮明的小容器,如酒桌、紫檀四面桌(浙江博物館收藏),豐富了小本票的信息,甚至比繪本更勝壹籌。整張票上的字很漂亮,橋票由書法組成,豐富了版面信息。可以說,小小的期票和整票濃縮了明清家具承載工具的精華。

連載:讓妳看看

“明清家具”是壹套郵票。這個系列不僅體現在票名、成套數量、郵票規格上,還體現在郵票的樣式和壹致性上。同壹個設計師為保持這種壹致性提供了有利條件。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票名字體、面值、飾有郵票圖案的“明清家具”休閑章以及小本票所引用的古籍善本,均與去年發行的“座次”郵票相同或極為相似。

紅色“明清家具”休閑郵票,如意雲頭,空白背景,都是這壹系列郵票的常見元素。

印刷工藝:輕微壓花

這套郵票是由河南郵票印刷廠印刷的。為此,馬剛多次從北京前往河南,與技術人員交流適合郵票的印刷技術。馬剛發現,如果采用壓花工藝,壹點點壓花效果就會恰到好處。如果壓花工藝太深,郵票上的家具會有些現代感。所以,他開玩笑地說:“妳偷工減料最合適了!”幾經討論,河南郵票印刷廠主管技術的廠長林先生以其壹絲不茍的敬業精神和對郵票技術研究的熱愛與執著深深打動了馬剛。兩個多少有些互相欣賞的“工作狂”,精誠合作,創作出讓集郵愛好者滿意的郵票。

郵票氣質:文化內涵

雙眼放光,嘴裏不停蹦出明清家具行話的馬剛,是壹個多年的明清家具“發燒友”。在他眼裏,明清家具的美體現在造型的每壹個弧度裏,體現在每壹個花紋裏,體現在文字裏,體現在家具的優雅裏。怕的是平案齒板與兩側翼的細微縫隙無法顯現,“壹腿三齒”的表述不清。馬剛沒有使用攝影師的照片,而是親自調整攝影角度,拍攝了第壹枚郵票所展示的扁案。他第二次求助於外國專家柯蒂斯翻譯文字描述(設計“座椅”時,他請柯蒂斯幫忙解決版權問題);為了獲得《嵌石香》的版權,他南下香港,向熱心的資深專業人士吳女士求助。圓形和方形的休閑郵票散落在售票室內,郵票圖案外的輪廓就是家具圖集的輪廓。明清家具常用的如意雲頭圖案的點綴,出現在所有的票證和小本票上。處處郵票的文化氣質,源於他對明清家具和郵票設計的理解和熱愛。

  • 上一篇:氪石的歷史
  • 下一篇:沈從文簡介?哪些作品比較有名?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