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西方童話《白雪公主》中的惡毒皇後,還是在我國從小就看到的瓊瑤阿姨的《還珠格格》裏的狠心皇後,小編從小對於皇後就沒什麽好感,總覺得“皇後”這兩個字就是小黑屋、惡毒、魔鏡、容嬤嬤的代名詞。而《甄嬛傳》裏的皇後和《金枝欲孽》裏的皇後人設非常相似,兩個人都屬於佛口蛇心,看起來像老好人,實則心狠手辣,而且兩個皇後都有頭風病。《甄嬛傳》皇後在劇中犯過四次頭風,每壹都有她的用意!
皇後在劇裏犯過四次頭風,第壹次是余氏被皇帝賜自盡卻砸了毒酒不肯死,皇帝已經出宮,蘇培盛只好請示皇後,皇後說自己頭風犯了。皇後為什麽這麽做?我認為是很有道理的。
第壹、她給後宮的印象就是個大好人,如果她下令殺死余氏,後宮對她的印象必定會變壞,反正余氏都要死,她何必出面當這個惡人?但同時她不敢做主讓余氏活到皇帝回來,所以她幹脆以頭風為借口不表態。就好像以前余氏欺負欣常在和淳常在,皇後也是沒有表態,讓太後出馬解決。
第二、皇帝雖然賜余氏死,但人的感情是很復雜的,皇帝畢竟寵愛過余氏好壹陣子,萬壹他回來聽說余氏不肯死心軟了,知道余氏死了又想起她的好,再聽說是皇後弄死了余氏,他嘴上不說,心裏也勢必恨皇後,在這壹點上甄嬛做的不如皇後,她後來就是去冷宮逼死了華妃,埋下她和皇帝決裂的種子。
第二次是溫宜周歲宴的晚上,皇後看到溫宜想到自己死去的兒子,難過得頭疼欲裂,這是唯壹壹次她真的頭疼。第三次是最明顯的壹次,年羹堯招太醫入府為夫人治病,太醫院無人當值,皇後假裝頭疼,召嬪妃侍疾,這壹次讓皇帝更加無法容忍年羹堯,也讓甄嬛在問過溫太醫後看清了皇後的真面目。
第四次就是甄嬛封妃,她假裝頭風發作,讓皇帝獨自出去看到了穿著純元衣服的甄嬛,讓甄嬛與皇帝決裂。皇後真不愧是後宮之主,連頭風病也能物盡其用,幾乎次次都發揮了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