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朝服,是皇帝在登基、大婚、萬壽聖節、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禮和祭祀活動時所穿的禮服。其基本款式由披領和上衣下裳相連的袍裙相配而成,列十二章(由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彜、火、藻、粉米、黼、黻等組成的十二種皇帝的專用紋飾),飾龍紋四十四條。上衣衣袖分袖身、熨褶素接袖、馬蹄袖端三個部分,腰間有腰帷。下裳與上衣相連處有襞積 (“襞”是指衣服折疊,“積”是指聚集,“襞積”即指古代衣袍上的褶襇),其右側有正方形的衽。朝服有冬、夏之分,分明黃、紅、藍 、月白四色。
清代袞服的樣式為圓領、對襟、平袖,長與坐齊(至晚清衣長至膝以下),袖與肘齊,前後及兩肩***四團金龍,左肩日,右肩月,並飾有萬壽篆文和五色雲紋,下海水江牙。清代只有皇帝在祭圜丘、祈谷、祈雨等場合穿袞服。春秋為棉或夾,冬用裘,夏用紗。
吉服又稱龍袍,在喜慶朝賀及公務活動場合穿著。其形制為上下連屬的通身袍,圓領、大襟、馬蹄袖、四開裾長袍,有明黃、藍、紅等色,用緙絲或妝花,須戴吉服冠、掛朝珠,通身繡九龍十二章。穿吉服時,外面罩袞服,掛朝珠,佩吉服帶。清代皇帝的龍袍也有裘、棉、夾、紗等多種質地,適合不同季節穿用。
皇帝在平常的日子穿便服,又稱常服。皇帝在宮中穿常服的時間最多,如經筵、禦門聽政、恭上尊謚、恭捧冊寶等都是穿著常服活動的。常服有常服袍和常服褂兩種,樣式為圓領、大襟、馬蹄袖、四開裾長袍,其顏色、紋飾沒有特殊的規定,隨皇帝所欲。但從故宮收藏的皇帝便服的顏色、紋飾來看,也都有明顯的隱義。清代入關之初,滿族貴族喜穿天藍、寶藍色衣褂,寓意清淡、明快,“清”與國號同字同音,因此淡藍、寶藍、天藍等顏色成為宮廷服飾中領導潮流的顏色。皇帝的便服也選天藍色、寶藍色。故宮藏宮廷畫《清康熙讀書像》,畫的就是年輕的康熙身著寶藍色便服的寫實作品。
行服用於皇帝巡幸、圍獵或親征。行服有行服袍和行服褂。行服袍,其制與常服袍相同,為圓領、馬蹄袖、衣裳相連右衽袍。其色與花紋為皇帝所欲,行服袍右裾比左裾短壹尺,此袍為滿族傳統缺襟袍。這是清代皇帝服制與歷代皇帝服制之不同。行服褂色為石青色,長與坐齊,袖長及肘。行服帶為明黃色,左右佩系以紅香牛皮制作。行服有綿、夾、紗、裘等面料制作,均依時令更替。
雨服則在雨雪天氣時罩服。色皆以明黃,用油綢、氈、羽緞等制作,其中,以油綢為原料的,不加裏。上身的基本樣式為立領、對襟的披風,類似於常服褂。下身左右幅相交,上斂,下漸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