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責成宮廷禦匠參照皇府內藏的定、汝、官、哥、均等名
窯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制香爐。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壹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後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實在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壹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宣德三年利用這批紅銅開爐***鑄造出了三千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這些宣德爐都深藏禁宮之內,普通百姓只能知其名而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
據歷史記載,宣德三年,皇帝下旨鑄銅爐,合計壹萬八千余件,現竟然失落得幾乎無跡可尋,就連臺灣的故宮博物院,也僅收藏了四座。其實,當時宣爐除了供禦用外,也用來分賜給諸王、臣下及京內各郊祭壇,甚至於各地的聞名寺院,分布得非常廣泛,然而在改朝換代之際,許多宣爐(包括後仿爐和私款爐),不但失散了,甚至於銷毀,至今宣爐已成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後仿爐、私款爐亦珍貴。原因是宣爐在短短的四五百年間遭到了多種劫難。
宣德爐由來香爐的出現代表了生活與文化結合,從焚香來驅蚊蟲避穢,發展使用專用爐具,漸發展到爐具上造型爭奇鬥艷這是壹種文化的基墊和孕育所產生出來的。中國人在室內焚香使自戰國或更早,但專為焚香而設計的爐具卻遲至漢代才出現,漢代香爐中最著名的是“博山爐”,自漢代起歷代均有各式各樣的香爐出來,金、銀、銅、鐵、瓷、石等等。古人愛聞氣味,漢代宮中的“博山爐”即為香爐之始,在此爐中燃焚香料,即見青煙由蓋孔栩栩上升,香氣四溢,如通神明,大爽身心兼驅蚊蟲。宣德爐應承此俗,並以作郊壇,太廟及內廷祭祀焚香的禮器為主。自明清以來,不論廟宇及民間古老廳堂供案上,到處卻有大小香爐陳設,使得中國古代的銅器僅剩這唯壹的實際效用了。宣德爐是明宣宗年間的產物,宣宗在位只有十年(1426—1435年)號“宣德”。宣德三年(1428年)初,宣宗收到泰國王刺迦靄進貢來的數萬斤精美的“風磨銅”。宣宗為改善郊壇、太廟及內廷所陳設的鼎彜祭器,即於三月初下旨,敕令工部及禮部等官員,利用貢銅,鑄造制成鼎彜之事。
三、宣德爐樣式由禮部尚書呂震會同各臣遵旨從《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諸書中所繪的銅器中選出88種,又在宮內所藏宋代柴、汝、官、哥、鈞、定等窯瓷器中,選出了樣式之典雅者29種,***計117種。這其中有鼎、爐、鶴、鬲、簋、甫甚至幾形等器,彜是泛指祭祀的用器。這些是鼎彜後來世見以爐為多,所以只稱“宣德爐”,其實並非都是爐,也許大多數人根本不知宣爐還包括鼎鬲、甫等形狀,然而真正值得觀賞收藏的爐,卻只有二、三十種。其中最主要的有,鼎爐、彜爐、鬲爐、敦爐、乳爐、缽爐、筒爐等樣式。宣爐即然都是深具法度的佳作,何以真正為人稱道的只有二三十種?這是因為當時宣爐的鑄制,有用來祭祀祖宗神明,及內府自用、賞賜臣下兩種用途。祭祀神明的爐,往往因應其奉祀對象而特殊的形制,雖然款式精巧,卻因為鑄制花樣的繁復及單壹用途的性質,而缺乏放諸四海畢準的美感;至於內府供使及賞賜臣下的爐,樣式都極為單純,反而顯得自然高妙,呈現出洗練的抽象風格,值得再四玩味。宣德爐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圓唇,頸矮而細,篇鼓腹,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襠空足,口沿上置耳或腹部置耳,銘文年款多於爐外底,與宣德瓷器款近似。
清代銅香爐
清代銅香爐的使用壹般是在寺廟和祠堂之中,數量之廣無法統計,且銅質種類、冶煉工藝、器型大小都無定論.造型仿商周酒食器的香爐大多為青銅即純銅與錫的合金,呈色多泛青綠或黑色。這類香爐多為官制,形制較大,數量不多,價格稍高壹些。黃銅是清代銅香爐中用料最具時代特色的品種,上至皇宮禦用器具,下至民間案頭擺設都壹壹涉及,種類繁多,器型各異。
參考:
/s/blog_99379e1901011s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