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頭骨化石,元青花情人梅四瓶。
1,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的劍是春秋末期的冷兵器。它保持了2400多年的不銹性,實在難能可貴。劍身由大量小隔間組成。1965出土,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長55.7厘米。
2.曾侯乙敲鐘
湖北省睢縣曾侯乙墓1978出土戰國樂器。整個編鐘的骨架長748厘米,高265厘米,重約4.5噸。全套編鐘* * *共有65件,分三層,八組掛在壹個彎尺形狀的銅木鐘架上。
每只鐘可奏三分之壹音階兩個音,全套鐘可與十二個半音齊奏,可在宮中輪換。音階是現在常用的c大調,可以演奏五、六、七個音的音樂。
3、鄖縣人頭骨化石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頭骨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1989年鄖縣屈原河口學校亮子出土,頭骨長26厘米,寬19厘米,高12厘米,是湖北發現的第壹個古人類頭骨化石。
4、元青花四戀圖梅瓶
2006年,鐘祥市英王墓出土的珍貴文物達38.7厘米,直徑6.4厘米,底徑13厘米。整個瓶肩飾以鳳凰戴牡丹;
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分別是王羲之愛蘭花、陶淵明愛菊花、周敦頤愛荷花、林和靖愛梅和鶴;腳飾蓮花紋。
三層花紋以草紋和錦紋為界。白釉呈藍色,色澤酥脆艷麗,是科學發掘出土的罕見元青花精品。
地理位置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56號。
探視時間
9:00-17:00(15:30閉館),周壹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公交線路
乘坐14、108、402、411、552路公交車在省博物館站下車。
或乘坐605、712、777路公交車在湟裏路站下車;乘坐軌道交通4號線,在東亭站下車,沿湟裏路走900米。
票價和限制
免費,每半小時入場500人,每天參觀人數限制5000人(上午3500,下午1.500)。
最佳旅遊時間
武漢旅遊的最佳時間是春秋兩季,即3月、4月或9月,6543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