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什麽是雲南銀?

什麽是雲南銀?

麗江大研鎮品牌“滇銀”古鎮位於玉龍雪山下的麗江大壩中部。因生活在漓江大壩中央,四面青山環繞,綠野間綠水環繞,形似壹方碧玉大硯而得名。古城以其江南水鄉般的美景、獨特的布局和建築風格,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高原姑蘇”。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古城建於元初忽必烈入侵雲南大理時,南宋初初初具雛形。自古以來就是滇西北的政治軍事中心,是納西、漢、藏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元初,古城內至少有上千戶人家。明初,古城的街道建設和市場貿易已初具規模,至明末,已是壹片繁華。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曾這樣描寫麗江古城:“住在僻靜的地方,住在有山谷的光坡上”,“住宅小區勝過瓦房”,這是當年麗江古城繁華景觀的真實寫照。由此可見,麗江古城已經是壹個大型的高原集鎮。由於古城地處雲南、四川、康藏的交通樞紐,是歷史上茶馬古道的重鎮。從清初開始,商旅雲集,各路商隊不斷來來往往。來自木裏、鹽源、永寧、下關、大理、未夕、中甸和拉薩的商人聚集在這裏,交換各種土特產和生活用品。古城壹度成為內地到達印度的重要集鎮。在古城的中心,有壹條四四方方的街道,四周是整齊繁華的鋪面,這就是四方街。在納西語中,它被稱為“工作簿”,意思是“倉庫聚集的地方”。藏區的毛織品、山貨藥材從這裏轉賣到內地;西雙版納、鳳慶、下關的茶葉、生活用品都是從這裏運到藏區的。沒有巨大的資金支持,是不可能成功建設這樣壹座王者之城的。當時麗江是穆土司家族統治的。穆經濟的壹大支點是金銀礦的開采。《博物補》說:“麗江府產金甚多,金散如豆棗,大者如拳。斷裂中間有水,也有石頭。銀在洞中數十尺,礦石煉。”在麗江木的版圖上,不僅有許多金礦和銀礦,還有許多銅礦和鹽礦。麗江木的礦業碩果累累,保證了每年向明朝輸出金銀和內部發展的雙重需要。有壹個民間傳說“尖底筐的由來”,說的是麗江的木土司開采金銀礦石,讓莊奴和百姓來運礦石。為了防止他們半路偷礦石,特意發明了尖底筐。籃子壹旦背上,中途休整是不可能的,想偷礦石也不可能。姜立穆圖斯開采金銀礦的規模和經營管理可見壹斑。據史料記載,木茶法每年輸白金760兩,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改為“以馬輸”;開始是壹年壹次朝貢,後來改為三年壹次,主要是麗江的馬、銀、方物。據《明太祖》記載,洪武十六年,漓江木鑼車多達127輛。萬歷三十八年,穆曾“助薪兩萬余”。麗江府的銀子從哪裏來?麗江路軍民總政時期,有個地方叫蘭州。當時的蘭州就是現在的蘭坪。據記載,蘭坪於1561年,即嘉靖三十九年開始向中央進貢,平均每年850兩,1626年達到55000兩以上;1776年,清乾隆四十壹年,僅回龍廠每年生產白銀25960兩,產量的15%上交給朝廷;乾隆、嘉慶年班達3894兩,相當於明代省差的44%;到道光,銀課達到3401.23。1773,乾隆二十八年,僅回龍廠,額定精銅7萬斤,閏月5830斤,課後銅2萬斤;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間,北京的銅量為63200兩,放學後的銅量為20000斤。1823,道光三年,僅白地坪廠,提取白銀22805斤;1829道光九年,抽鉛2805斤;1905至1913,清光緒十壹年至民國二年,龍符鉛廠上交白銀7200兩,民國四年至民國十九年,上交礦銀7582.5元,紙幣2013元,不含產品稅和地方捐贈。正因如此,蘭坪歷史上的茶馬古道也可稱為“銀馬古道”。公元13世紀晚期,麗江古城開始建設。蘭州是麗江的“納稅大戶”,有資金支持建設古城自然義不容辭。今天舉世聞名的四方街,可以說是蘭銀鋪就的。直到今天,古城中仍有30%的居民從事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主要是銅器和銀器的生產。在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下,“電銀實業有限公司”誕生了。公司董事長和潤澤是蘭坪本地的普米族人。因為蘭坪銀礦的開發、冶煉、銷售,他挖到了第壹桶金。因為雲南白銀資源豐富,白銀產業豐富,發展前景看好,他和幾個股東決定開拓市場,延伸白銀後續產業。公司成立時,考慮到“典音”這個名字潛在的文化價值,股東們積極爭取將其註冊為公司名稱,希望將“典音”打造成百年金字招牌。
  • 上一篇:和賈斯汀講和的人是誰?
  • 下一篇:甘肅省博物館的瑪塔閆飛是哪個展廳?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