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潛山縣十六鎮是什麽?

潛山縣十六鎮是什麽?

潛山縣16個鄉鎮:

玉井鎮、黃圃鎮、塔畈鄉、龍潭鄉、吳渺鄉、油壩鄉、鬥姆鄉、官莊鎮、水後鎮、王河鎮、天柱山鎮、黃白鎮、槎水鎮、源潭鎮、梅城鎮。

潛山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東南麓。轄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16個鄉鎮、185個村,總人口58.3萬人,縣域總面積65438+。

其中,依林山場654.38+0.36萬畝,水面9.6萬畝,耕地36萬畝。以“七山壹水分兩田”為特色,被譽為“安徽古都、二喬故裏、安徽源頭、京劇始祖、禪宗之鄉、黃梅故裏”。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潛山在春秋時期屬於安徽省。山叫萬山,水叫萬水,城叫萬城。安徽省的簡稱由此而來。

擴展數據:

歷史淵源:

周朝時,潛山屬於安徽國管轄,安徽國的首都現在位於被掩埋的希爾縣。東漢鹹平末年(公元193年),廬江太守魯抗為避戰亂,將廬江郡的治所遷至安徽郡。此後,袁、曹、孫三人輪流占據此地,宛城成為戰爭重鎮。

唐朝時,潛山縣曾是周樹府。明朝洪武元年,設立潛山縣,並在潛山縣設立第壹任潛山知府張江。民國初年安慶府廢棄,潛山縣直屬安徽省:1949。四月,稱皖北安慶地區潛山縣。到1979年底,安慶區改為安慶區,再由安慶區改為安慶區。90年代市縣合並為安慶市,潛山縣隸屬於它。

元三年(1323),置懷寧縣清和趙宇鄉,置潛山縣。很快,因為戰亂而荒廢。

明洪武元年(1368),舊址恢復潛山縣。第壹任潛山知府張任在懷寧城舊址設郡治,即今天的潛山縣。

到了元朝,改府為道。潛山縣初建時,隸屬河南省江北省安慶路總經辦。

明太祖辛醜年(1361),安慶路改為寧江府。壬寅年(1362),復安慶府,直隸於南京。

清朝用安慶府舊稱。順治二年(1645)劃歸江南省,十八年(1661)劃歸江南左布政使部管轄。康熙六年(1667),江南左郵政所改為安徽郵政所,安徽省正式成立。後來這個縣的全稱是安徽省安慶地區潛山縣。

民國初年,撤銷安慶府,潛山縣直轄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設立安慶道,轄之。17年,廢棄的安慶路、潛山縣,壹度隸屬安徽省。21至縣解放前,潛山縣先後屬安徽省第壹行政區或安慶區管轄(抗日戰爭勝利後,第壹行政區改為安慶區)。

建國後4月1949至4月1952,稱皖北行政公署安慶區潛山縣;然後在1971年3月更名為安徽省安慶地區潛山縣;後來到1979年底,安慶地區改為安慶地區;後來安慶地區改為安慶行署。潛山縣隸屬於它,至今未變。?

潛山縣人民政府-鄉鎮簡介

潛山市人民政府-潛山歷史沿革

  • 上一篇:深夜_第二章攻略
  • 下一篇:父親負債兩億,女兒從清華退學養魚還債。為什麽其中壹個現在賣到了654.38+05萬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